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一帶一路”與廣東

今年前7個月廣東對非洲進口增長1.9%

時間 : 2024-09-05 09:50:3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經貿合作是中非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近年來,中國與非洲持續深化貿易合作,進出口規??焖偬嵘?。2000年至2023年,中非貿易規模由不足1000億元增至1.98萬億元,年均增長17.2%,高于同期中國貨物貿易年均增速4.6個百分點。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前7個月,廣東對非洲進口353.7億元,同比增長1.9%。

  “中非經貿合作經歷了從貿易往來,到產能合作投資的‘升級’之路?!痹趶V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繼森看來,非洲已成為粵企出海的熱門目的地之一。出海企業不僅帶動當地就業、消費,也通過數字技術、產業鏈帶動非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共同目標的引領下,中非合作前景廣闊,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榜樣和標桿。

  通關便利化促非洲生鮮進口

  納米比亞的海鮮、南非的鮮切花、肯尼亞的牛油果、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隨著中非經貿往來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非洲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千家萬戶。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歷史上的峰值2821億美元,同比增長1.5%,展現中非貿易強勁韌性。

  作為外貿與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是中國對非經貿合作的主力軍。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前7個月,廣東對非洲進口353.7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9%。其中,廣東對剛果共和國進口64.2億元,增長86.6%,占廣東對非洲進口的18.1%。

  廣東與非洲間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以廣州海關為例,通過開辟農產品進口“綠色通道”,設置鮮活易腐農產品冷鏈監管場所,實施“7×24小時”通關、抵港直卸、優先審核證書、優先查驗放行等便利措施,助鮮活貨物快速提離。同時,積極發揮海關特殊商品集中查驗區作用,利用國家級水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與現場查驗無縫對接的一體化優勢,實現進口生鮮貨物“隨到隨查、隨查隨檢、隨檢隨放”。今年前7月,廣州海關關區企業對非洲進出口額約578億元,其中出口354.8億元,主要為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223.2億元,主要為珍珠、寶石及半寶石、礦產品以及農產品。

  中非貿易往來火熱,國際物流運輸需求也不斷增加。截至9月,白云機場通往非洲的進出港航班每月計劃約200架次。通航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埃及和坦桑尼亞4個國家。

  “新三樣”走俏非洲市場

  “幾乎每個非洲人都有個在廣州的親戚。”肯尼亞最大的電商平臺Kilimall的創始人兼CEO楊濤形象地描述。在淘金、小北、三元里上百個批發商城里,非洲商人一直是“帶貨”主力之一,將“廣東制造”發往廣闊的非洲市場。

  來自深圳的智能手機風靡非洲,傳音從肯尼亞、尼日利亞等國家市場起步,成為手機領域的“非洲之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傳音手機市場的份額占比超過四成。“在非洲深耕多年,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中非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見證了中非在實現經濟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道路上互幫互助,不斷拓展合作新領域。”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中非在資源條件和經濟結構上的互補性強,中國企業可以利用自身在技術、資金、管理、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與非洲國家的資源、市場相結合,實現互利共贏。

  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轉變的背景下,非洲國家亦逐步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觀察在非洲市場走俏的廣東商品,更綠色、更智能、更高效漸成趨勢。以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電動汽車等“新三樣”為代表的新能源產品,越來越受到非洲市場青睞。

  據統計,今年前7月,廣州海關關區企業對非洲出口“新三樣”產品9.5億元,同比增長114.2%。

  “新三樣”產品出口亮眼表現,不僅是中非外貿新的出口增長點,更是中非經貿合作提質升級的生動體現。為助力企業搶抓機遇拓展非洲市場,廣州海關依托“關長聯系企業”“問題清零”等機制,全面摸清制約鋰離子蓄電池出口的難點問題并廣泛收集意見建議,積極向企業宣講政策法規,創新應用“抵港直裝”模式,實現從工廠到裝船的無縫對接,幫促企業進一步降成本、增效益、拓市場?!拔覀儗⒊掷m推進‘兩步申報’‘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便利化通關措施,進一步暢通我國與非洲國家的物流循環節點?!睆V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說。

  粵非合作領域更加多元

  近年來,中國對非經貿合作深入發展,呈多元化趨勢?!吨袊髽I投資非洲報告2024》顯示,中國對非投資不僅促進了非洲的經濟增長,也顯著推動了非洲的工業化進程。當前,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市場導向型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新領域投資”,參與非洲工業體系建設,推動非洲工業化進展和提質升級。

  其中,廣東作為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不斷續寫粵非合作故事新篇章。

  在盧旺達基加利的中辰國際集團門口,兩邊掛著“福”字,中國味十足。這家來自佛山的企業,早在2008年落地非洲。受到當時金融危機波及,處于虧損中的中辰迫切需要新機會,在那一年的廣交會上,來自盧旺達的政府采購團向參展的中辰提出了訂單需求,盧旺達沒有標準廠房和鋼結構,中辰國際帶著技術、商務人員,拿著投影儀,上門找當地建筑商,一步步開拓當地市場。

  無獨有偶,2011年,來自東莞的華堅集團將“廣東制造”移師埃塞俄比亞,開啟非洲“淘金之旅”。井然有序的生產流水線、懸掛在車間的漢語標語、操作熟練的車間工人、寬敞的千人大食堂……在埃塞俄比亞華堅國際輕工業城,仿佛置身于似曾相識的珠三角產業園。作為粵企投資非洲的先行者,華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華榮堅定看好非洲市場的未來,“非洲有很大的潛力,我相信,在未來十年,越來越多的產業會實現‘中國技術、非洲制造、全球市場’”。

  隨著“從賣產品到本土化制造”的轉型,廣東企業為非洲創造更多機遇,投資建廠、增設機構、培養人才……

  “如今,中國企業在非洲正經歷從貿易到生產再到提供服務和技術的過程?!眲⒗^森觀察到,“尤其是廣東以AI、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可以幫助非洲進行數字營銷,隨時能獲取消費者的偏好,這些技術讓非洲人民非常驚喜?!?/p>

  華為與烏干達當地企業共同發布該國首個5G數字水泥工廠項目,世能集團在非洲投資從電力擴展到農業漁業,廣東新南方青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創藥物青蒿素哌喹片熱銷非洲……粵非合作“技術含量”不斷提升,助力非洲各國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豐富的自然資源、人口紅利、市場需求、技術進步以及區域一體化格局,是非洲的工業化潛力所在,但基礎設施不足、資金短缺、技術和技能缺乏、政策環境變動、市場規模有限、社會和政治不穩定等挑戰也不容忽視。

  面對這些挑戰,廣東以境外經貿合作區為合作載體,政府、企業、機構形成多方合力。廣東持續推進在非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提高對非投資合作水平,在認定首批7個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中,就有4個位于非洲。

  “通過經貿合作區,企業可以形成合力,這為我們中國企業、廣東企業在非洲當地的競爭、發展,穩定帶來非常大幫助?!睆V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首席執行官鄧愚說。

  今年,他持續奔走在非洲大陸上,新項目不斷。年初,新南方運營的尼日利亞廣東經濟貿易合作區保稅倉啟動建設,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進,進一步提升園區內企業的進出口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霸谖磥淼?年至10年里,我們計劃在更多非洲國家建立工業園區,為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打造平臺?!编囉拚f。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