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是“小寒”節氣,溫暖的南粵卻難覓寒意,灰蒙蒙的霧霾成為天氣的主角。
省環保廳5日傍晚通報,針對近日我省部分空氣質量站點出現小時均值達到重度甚至嚴重污染的現象,省環保廳加強監測預警,指導區域統籌聯動,派出檢查組赴有關城市開展專項督查。根據省環保、氣象部門會商分析,預計到8日白天,此次污染過程將結束。
氣象部門監測顯示,4日以來,廣州、佛山、肇慶、云浮出現了輕度霾(日均能見度<5公里),部分時段能見度低于2公里;至5日晚,全省仍有17個市縣(區)發布灰霾黃色預警信號,四會、肇慶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霧霾的出現,使空氣質量明顯下降。省環保廳通報稱,1月5日零時開始,廣州、佛山、肇慶、韶關、云浮等5市均有部分站點達到重度污染,其中佛山情況最為嚴重,零時至12時多個站點持續出現重度污染。佛山的三水監測站、南海氣象局、華材職中3個站點多個小時達到嚴重污染(PM2.5濃度在250微克/立方米以上)。至5日晚19時,省環保部門監測顯示,廣州、佛山、江門、肇慶、清遠仍有站點實時AQI(空氣質量指數)為重度污染級別,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
省環保和氣象部門會商認為,8日凌晨,冷空氣開始影響我省,近地面以東北風為主,風速加大,濕度下降,全省PM2.5將自東北向西南逐漸得到清除,但受區域傳輸影響,珠三角西南部(江門、中山、珠海等)及下風向粵西(陽江等)城市可能會有短暫污染升高的過程,到8日白天,此次污染過程將結束。
未來三天我省空氣質量預報
珠三角1月6日—7日,擴散條件不利,空氣質量以良至中度污染為主,西部、西北部可能出現短時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主要為PM2.5;8日,受冷空氣影響,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粵東6日—8日空氣質量以良為主,首要污染物主要為PM2.5。
粵西和粵北6日—7日空氣質量為良至輕度污染,其中粵北局部中度污染;8日,受冷空氣影響,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分析
氣候條件是污染的關鍵原因
1月5日,省環保廳會同省氣象局緊急召開空氣質量會商分析會,分析認為,在大氣污染源排放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氣象條件是影響此次污染過程的關鍵原因。其中,2—3日我省持續受減弱東移的冷高壓影響,持續出現輕霧等表征靜穩大氣層結的天氣現象。4日,我省沿海受偏東氣流影響,中西部成為污染下風向。
會商分析指出,5日—7日,受靜穩天氣影響,大部分市縣早晨有(輕)霧,部分市縣有輕度霾。由于近地面相對濕度較高,有利于顆粒物吸濕增長,而地面風場以偏南、偏東風為主,珠三角北部(廣州、佛山、肇慶等)及粵西北(清遠、韶關、云浮等)城市擴散條件極端不利。
■應對
多部門聯合管控重點污染源
省環保廳介紹,為及時應對空氣污染過程,省環保廳及各地迅速采取多項應對措施。
一是密切關注精確分析,切實加強空氣質量預報預警。
二是區域聯動精準防治,遏制空氣質量持續惡化趨勢。雖然空氣質量暫未達到區域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的啟動條件,但針對空氣濕度較大,顆粒物吸收水分增長,造成能見度極劇惡化的情況,珠三角所有城市、粵東西北部分城市均啟動了臨時強化管制措施,由市政府分管市領導、環保局、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對重點污染源進行管控,并通過工地停工、增加灑水車灑水頻次、強化巡查、禁止露天焚燒和燒烤等措施全方位進行應對。據悉,廣州、佛山、東莞、江門、順德、中山和肇慶昨日已經采取強化加大灑水頻次、工地停工、部分高污染企業限停產等管控措施。
三是加強督查督辦,及時采取控制措施。省環保廳派出督導檢查組赴有關城市,針對電廠、平板玻璃、陶瓷、水泥等重點行業開展專項督查,加強對移動源尤其是黑煙車的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