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執法人員對農藥進行抽樣檢查。
農業執法人員在檢查農資銷售店的農資情況。
農業執法人員檢查農資生產企業。
農業執法人員在檢查河源市城西簡頭村種植散戶的蔬菜基地。
1月12日,這天夜間廣州下著小雨,氣溫只有10℃左右。
當天凌晨,廣州市農業局屠宰管理支隊根據情況摸查和線報,精心組織,重拳打擊私屠濫宰,對天河區岑村、白云區人和與江高部分區域開展執法檢查行動。此次行動共打擊取締4處私宰點,立案3宗,查扣活豬26頭、已宰豬18頭,出動執法人員32人次、執法車輛8車次,行動持續時間6個多小時,有效保障了春節期間上市肉品質量安全。
這只是我省各級農業部門強化執法監管、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頭戲的“鏡頭”之一,是全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鍛造保障“舌尖安全利劍”所產生的重要成效的具體表現。兩年來,全省積極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省農業廳設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20個地級以上市(不含深圳市)和順德區,99個縣級農業部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已獲編制部門批準,進一步夯實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的組織基礎,開創廣東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新局面,受到農業部的充分肯定。
剛剛過去的2016年,廣東省農業廳和各地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和農業部、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查處農業違法違規行為,取得顯著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全省沒有發生重大農資質量安全事故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專項整治打造“鋒利劍”
農業投入品的有效監管對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至關重要。去年3—10月,省農業廳、省經信委、省工商局、省安監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農藥專項聯合整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有效凈化了全省農藥市場環境,推動了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工作上新臺階。
據我省開展的例行監測結果顯示,去年全省種植業產品的農藥殘留合格率進一步提高,合格率為97.9%,這正是為期八個月的農藥專項聯合整治行動所帶來的成果。
在投入品的監管方面,我省還持續發力,向“瘦肉精”零檢出目標沖刺,認真組織實施農業部2016年飼料質量安全和生豬養殖場(戶)“瘦肉精”專項監測計劃,嚴查飼料生產、經營及養殖環節生產銷售和使用“三無產品”,嚴查在水產飼料和畜禽養殖環節中隱色孔雀石綠、瘦肉精等違禁添加物,嚴查違規使用禁用限用及重金屬超標的有毒有害物質,杜絕問題飼料和畜產品流入市場。
我省奶牛飼養規模化程度高,分散收購生鮮乳比例小,農牧部門一直高度警醒,決不放松,堅持“全覆蓋、零容忍”原則,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
2016年,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6年生鮮乳違禁物質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要求,我省組織相關質檢機構對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進行檢查及監督抽樣,對重點企業的奶源基地和重點奶站增加了抽檢頻次。
我省還從加強生產源頭管理、加大經營環節規范力度、加強科學合理用藥宣傳培訓、嚴厲打擊獸藥違法添加和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幾個方面發力,大力推進獸用抗菌藥經營使用專項整治。
生豬屠宰專項整治也是去年我省強化整治的措施之一,去年初,省農業廳召開了全省生豬屠宰專項整治工作會議,部署全省開展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各地農牧部門成立“掃雷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為推進“掃雷行動”落實到位,去年10月,省農業廳組織全省各市開展“掃雷行動”市際交叉互查,11月初召開了全省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市際交叉互查交流匯報會暨屠宰場整合、集中屠宰、統一配送現場會,有效促進了生豬屠宰“掃雷行動”的深入開展。
“掃雷行動”期間,省市縣三級累計共開展監督執法檢查17381次,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2813次,出動執法人員76703人次,排查違法線索865起,清理小型屠宰場點149個,關閉不符合設立條件的屠宰場39個,搗毀私屠濫宰窩點560個,查處違法案件786件,移送公安機關違法案件17件,罰款296.59萬元,有效整治了生豬屠宰秩序。
去年1—11月,省農業廳還組織開展了農藥、獸藥領域的農資打假工作,全省共出動農業行政執法人員23.29萬人次,印發宣傳資料11936.87萬份,檢查巡查農藥、肥料、獸藥、種子、飼料、農機等農資產品生產經營單位4.05萬家次,整頓農資市場3802個,搗毀窩點20個,立案查處違法案件860宗,結案659宗,移送司法機關4宗,涉案人員456人,有力地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
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貫徹落實農業部《農業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辦法》,曝光了一批典型假劣農資案件,震懾違法犯罪分子,有效保障了農資市場的正常秩序和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
執法強化構筑“無形盾”
如果說專項整治行動是破除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一把“利劍”,那么加大農業執法力度則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盾牌”。
在強化執法工作方面,省農業廳去年上半年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落實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的通知》,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的要求,部署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部署安排下,依法履行農業(畜牧獸醫)部門的屬地管理責任,落實農產品生產者主體責任,努力構建“政府負責、部門盡責、企業守責、司法懲治、公眾參與”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格局,千方百計保障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為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我省建立了網格化監管機制,將管轄范圍內所涉及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任務實行網格化劃分,建立“層層負責、網格到底、責任到人、全面覆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巡查監管制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化、責任化和規范化,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制度,推動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落實。
同時,我省還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落實“從田頭到餐桌”無縫監管制度。經報省政府和省委深改辦同意,去年省農業廳聯合省海洋與漁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印發了《關于加強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意見》,把農產品產地安全、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等納入全程監管范圍。
省財政每年安排省級農業生產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專項資金近2億元,用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測體系建設和人員培訓等,推動監管工作深入開展。
廣東省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國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資監管工作的意見》,要求全省各地實行高毒限用農藥定點經營制度。徐聞縣在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方面走在了全省前面,省農業廳要求全省各地學習借鑒徐聞縣的做法,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實施,目前,各市縣正在積極推進這項工作。去年11月份農業部農資打假督查組予以了充分肯定。
我省還通過推進執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聯合執法監管新機制、開展經營環節飛行檢查等措施來加快農業行政執法改革步伐。
社會共治編織“安全網”
為獎勵有重大貢獻的違法線索舉報人員,促進社會共治,省農業廳完善制度,進一步落實《農產品和農資產品打假舉報獎勵辦法》,對生產銷售假劣農藥、獸藥、農作物種子、肥料、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不合格農產品的投訴舉報案件,經查屬實,情節惡劣,社會危害大的案件的舉報者可以獲得最高10萬元的獎金。
去年8月10日,廣州市農業局印發的《關于舉報農業違法行為的獎勵辦法》正式實施,辦法提出,對發生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的農業投入品(農藥、種子、肥料、飼料、獸藥)的生產經營、農產品質量安全、生豬屠宰、動物防疫檢疫、漁業管理、海域使用及水生動物保護7類農業領域違法行為,均可向廣州市農業部門舉報,經查證屬實后,根據辦法確定的不同標準給予獎勵,重大案件舉報實行重獎,最高獎勵金額可達30萬元。
佛山、江門等市也于去年陸續出臺了農資打假或農業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廣州、云浮、江門等地農業部門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一票否決”制度,使農產品質量安全違規者一次違規處處受限。
這一措施正是我省在農業執法領域完善舉報制度,促進社會共治的體現。此外,我省還通過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建立農業違法行為曝光臺等方式來完善舉報制度。
對于違法案件,我省組織開展線索核查,確保案件線索件件有落實。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安排專人對省委、省政府和農業部交辦、省直有關部門轉辦、媒體報道、群眾投訴舉報等渠道獲得的違法線索,進行詳細的備案登記。同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時將線索轉給有關市農業部門調查核實、依法查處,廳執法監督局及時跟蹤督辦,確保線索件件有回復、有落實。
與此同時,根據農業部關于農藥、獸藥、種子等農資監督抽查不合格結果的通報,組織有關市農業(畜牧獸醫)局對存在問題的農資生產企業和經營門店及時進行核查,并將查處結果上報農業部。
另外,省農業廳加強與市、縣級農業部門的縱向執法監管聯動,通過開展對執法監管對象的飛行檢查、省對市縣的執法監督指導、省市縣聯合查辦大要案、省對重點市進行督導檢查等手段,使執法監管措施從上而下、不折不扣落實到基層。加強與省經信、質監、食品藥品監管、工商、公安等部門的橫向執法監管溝通協調。
去年以來,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省農業廳先后與省經信委、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聯合開展農藥專項聯合整治、農資打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督查、珠三角重點地區打擊生產銷售問題豆芽聯合執法整治利劍行動,各地農業部門主動加強與當地有關部門的配合,開展聯合執法,有效查處大案要案,合力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和坑農害農等違法犯罪行為,有力震懾了犯罪分子。
為依法打擊涉農違法犯罪活動,建立健全“兩法銜接”工作機制,根據《廣東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有關“兩法銜接”聯席會議精神,2015年省農業廳、省公安廳、省人民檢察院制定印發了《廣東省農業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標準》,進一步完善案件移送工作機制,準確把握標準界定,細化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序。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去年以來,廣州市農業局將1起無獸藥生產許可證生產獸藥案,惠州市博羅縣畜牧局將1起“瘦肉精”飼料案、2起“瘦肉精”生豬案,肇慶市鼎湖區農業局將1起生產含有禁用農藥成分的蔬菜案,及時移送當地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廣州市增城區、從化區違法使用農藥獸藥的農民被判刑和罰款,對包括散戶在內的廣大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產生了巨大的震懾作用。
所有這些措施,讓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同編織一張強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天網”,讓違法行為無處可藏,讓保障“舌尖安全”的“利劍”時刻懸在農產品生產者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