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省消委會開展了“食品安全主題座談及集中式餐具消毒消費體驗活動”。筆者從省消委會獲悉,去年全省消委會處理消費者食品消費投訴2189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數十萬元。
消費者陳女士先后3次從某電商平臺購買12桶澳洲愛他美金裝嬰幼兒奶粉。其最后一次購買的4桶奶粉中,兩桶奶粉標注正常,但有一桶奶粉沒有標注生產日期,包裝桶底部也沒有慣常標注的生產日期、時間、批號、失效日期等,還有一桶奶粉與標注正常的兩桶奶粉生產日期不一樣,失效日期卻一樣。陳女士與該電商平臺溝通,對方解釋奶粉包裝底部應標注的信息可能在運輸途中磨損掉或者生產中遺漏掉。陳女士認為該解釋難以令人信服,認為其購買的奶粉屬于偽造。
省消委會聯系該電商平臺,該電商平臺回復,商品生產日期相關信息,是采用流水線在線連續打印的方式,不排除有疏漏,但能夠保證是正品的進貨渠道,而另一桶奶粉存在的生產日期不一樣、失效日期卻一樣的問題,是由于在奶粉的生產過程中,工廠是24小時連續生產,可能跨自然日,所以兩種奶粉生產日期相差一天屬于正?,F象。在省消委會調解下,該電商平臺愿意承擔查驗不嚴的責任,同意退貨并給予消費者2000元現金補償。
省消委會指出,本案中,該電商平臺作為澳洲艾他美金裝嬰幼兒奶粉的銷售者,理應承擔把關審核責任,依法建立查驗記錄制度,確保銷售的奶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應注意查驗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特別是選擇“臨界食品”時要謹慎購買;查看外觀,對真空塑封的食品查看有無漏氣現象、外包裝有無破損等,上述問題可能引起食品變質、毀損;對于透明包裝的食品、飲料等查看有無雜質、異物;保留好購物憑證、超市流水單,如發現食品存在質量問題盡量保留食品原物以備維權。同時,食品加工企業、食品銷售企業、網購平臺等經營者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嚴把進貨關、履行驗貨、查貨職責,保證消費者放心消費、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