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海洋督察組(第五組)向我省移交了第十一批群眾信訪舉報案件共17宗,主要反映海洋資源環境、圍填海等問題。截至目前,我省已辦結海洋督察交辦案件共計76宗。沿海各地從群眾身邊的資源環境問題入手,掀起立行立改的“藍色風暴”,受到群眾歡迎。
“按照督察要求,地方政府在收到海洋督察轉辦案件后,須在3日內反饋處理結果,逾期未反饋的,督察組將視為未辦理或拒絕辦理。”省海洋與漁業廳工作人員介紹。督察組進駐期間,移交給我省的一批污染海洋環境、盜采海砂、圍填海等問題線索得以整改落實,各地立行立改、及時反饋,做到讓群眾滿意。無論是漁民群眾,還是來粵游客,都切實感受到海洋資源環境的改善,紛紛點贊這次國家海洋督察。
近日,國家海洋督察組深入饒平縣海山鎮浮任村,實地調查粵東柘林灣海洋生態修復保護項目情況,通過聽取匯報,與有關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群眾關心的海岸帶海洋資源環境問題,“候鳥紛飛已經成為這里的一道獨特景觀,村里的海洋旅游產業吸引了大批游客。”浮任村養殖戶林映壯高興地向筆者介紹身邊的環境變化。
林映壯說,近兩年,中華白海豚頻頻“做客”這片海域,出海作業不時能與它們偶遇,整治后的海域,水質干凈清澈,海面景色宜人。
立足解決群眾身邊的資源環境問題,海洋生態環境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在茂名,近日有群眾來電反映,茂名濱海新區定城鎮前嵐村沿岸的沙灘,有人用拖拉機盜采轉賣海砂。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茂名支隊、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茂名濱海大隊和茂名海域使用動態監管中心立即到村里展開調查,并對兩名涉嫌盜采海砂人員立案調查。
張倩茹是一名普通的漁民,同時她還有一個身份是茂名博賀義工團副隊長,連續多年致力于志愿者活動,開展海邊垃圾清理。她告訴筆者,漁民靠海而生,海洋生態好了,魚蝦繁殖得更好,海鮮的種類豐富,可以帶給他們更好收入。“國家重視海洋生態保護,我們義工團會積極配合,每一兩個月都會定期組織開展一次海洋垃圾清理行動。”
“海洋的生態環境好了,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同時也為后代留下一份寶貴的生態財富”,提到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南澳居民許福良深有體會,隨著海洋生態環境變好,白海豚常到汕頭海域來,成為一道引人注目的生態風景線。
海洋督察進駐廣東,也引發了網友討論。網友“擴囊無咎”在微博上留言說,海洋督察公示信訪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還通過報紙登出來,不僅曝光違法違規行為,還追蹤整改落實情況,督促改善海洋環境,發展海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