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我們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全省財政民生類支出1.21萬億元、占比約七成。全面完成省十件民生實事。創新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深入推進“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從失業保險基金提取35億元用于創業擔保和貼息支出,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18萬人次。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我省選手榮獲8塊金牌、占全國一半。加快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提高至78%,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職院校擴招12萬人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4個百分點。提升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實現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大病保險籌資和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殘疾人保障等底線民生不斷加強,實現醫療救助市級統籌,新開工棚戶區改造住房2.8萬套。大力推進30家高水平醫院建設,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建8家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升級建設的47家中心衛生院全部開業,中醫藥和公共衛生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率先全面實施按病種分值付費,完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門診用藥保障制度,積極推進藥品集團采購,群眾醫藥負擔進一步降低。扎實推進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保制度改革。出臺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設施建設。實施建設文化強省行動計劃,省級重大標志性文化工程“三館合一”項目正式開工,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韓江流域左聯作家活動舊址、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等文物保護利用扎實推進,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保持全國首位。成功創建2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籃球世界杯和定向世界杯決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不斷加強。應急管理體制改革進展良好,平安交通建設扎實有效,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設立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基金,全面建成退役軍人五級服務保障體系,為176萬戶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國防動員體系更加健全,國防教育、軍民融合、雙擁共建等工作全面加強。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拳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深入實施全民禁毒工程,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成功承辦首屆世界律師大會。高質量完成廣東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廣播電視、參事文史、地方志、檔案、氣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