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民生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持續提升。堅持就業優先,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城鎮新增就業700萬人、占全國1/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全面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建立完善全學段的生均撥款制度和學生資助政策,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比例提高到86%,457萬隨遷子女就近就地接受義務教育,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居全國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33%提高到52%。著力建高地、強基層,投入150億元支持30家高水平醫院、8家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3家國際醫學中心建設,投入500億元全面提升縣鎮村醫療衛生水平,醫共體實現縣域全覆蓋,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8.4歲。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年均增長5.9%,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80%,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大幅提高,納入報銷范圍的藥品已超過3000種。婦女兒童、養老助殘、社會救助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設文化強省、體育強省,全面補齊五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文明城市創建取得新進展。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雙擁共建,建立五級退役軍人服務體系。推進平安廣東建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明顯,信訪工作扎實推進,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好轉,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大幅下降,防災救災能力不斷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