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年海。圖片來源:南方新聞網
“土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也是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載體,但廣東的耕地比較少,農村建設用地比較缺乏,成為限制廣東糧食生產和二、三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省政協委員,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年海認為,科學利用土地資源,可以大幅提升我省糧食和農產品的生產能力,在不同地區建立獨具特色的農村產業發展新模式。
年海建議勘察并核實廣東土地利用現狀,堅持“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的定位,通過增加復種指數、間套作、盤活撂荒地等措施,提升廣東糧食生產能力。
在發言時,年海還圍繞佛山南海和清遠英德兩地的農業業態給出了“量身定做”的建議。
“南海是我國土地改革試點地區之一,也是廣東唯一試點,現代農業產業非常發達,土地產出率非常高,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年海建議建立省市區聯動的土地改革小組,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制定有利于現代農業發展和種業發展的用地政策。
“‘到九龍吃九龍豆腐看峰林’是當地非常著名的廣告語。”年海還現場為英德農產品九龍豆腐打起了廣告,在他看來,清遠英德九龍鎮的大豆產業非常發達,完全具備建設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全程機械化糧食生產示范區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