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落實耕地保護任務,開展農田整治提升行動,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新建高標準農田120萬畝、墾造水田5萬畝。深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抓好種業創新園、廣東種質資源存儲交易中心和一批種質資源庫建設。強化科技保障支撐,加快補齊農機裝備短板,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和質量安全監管。
加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引領,推動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產業強鎮建設,支持河源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發展壯大絲苗米、嶺南蔬果、畜禽、水產、南藥、茶葉、花卉、油茶等特色產業,加快發展休閑農業、設施農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漁港建設攻堅行動,推進珠三角百萬畝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加快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漁場建設。加快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設。
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村莊“潔化、綠化、美化”,統籌抓好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推進“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加快“三同五化”農村供水網絡體系建設。強化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推進“五美”專項行動,連線成片建設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高品質民宿。開展農村社區一站式綜合服務示范創建,探索建設鄉村生活圈“鄰里中心”。
大力推進駐鎮幫鎮扶村。完善駐鎮幫鎮扶村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推進鎮域品質提升和美麗圩鎮建設,著力建設一批中心鎮、振興一批專業鎮,更好發揮鄉鎮聯通城鄉、服務鄉村的功能。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長效幫扶機制。持續做好援藏援疆、東西部協作、對口合作等工作。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強農村承包地改革管理,鼓勵多種形式流轉承包地經營權。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專項整治,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有序整治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建設。深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創新金融、保險支農服務。支持供銷社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支持廣東農墾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