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制造業當家的鮮明導向。實施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開展“畝均”等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全面提升當家產業優勢,大力推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提質壯大現有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等產業成為新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加快打造若干5000億元級的新興產業集群,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術、深海空天等領域搶占制高點,推動家居家電、紡織服裝、食品工業、五金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當家企業優勢,建立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市場主體培育計劃,打造“鏈主”企業引領、單項冠軍攻堅、“專精特新”企業筑基的世界一流企業群。健全支持制造業當家的資源要素配置新機制,強化城產、產城融合,建設一批引領型產業集聚區、支撐型產業園區和“萬畝千億”大平臺,支持高新區、經開區、產業轉移園等打造符合產業生態的2.0、3.0升級版園區,高質量升級改造村鎮工業集聚區,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發展的提升作用,實施工業設計賦能廣東行動,新增30家以上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廣東過去以制造業起家,也必將依靠制造業當家贏得未來,在新的高度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以“鏈長+鏈主制”為抓手,制定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1+N”政策措施。積極承接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推動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礎材料、工業基礎軟件、基礎制造工藝及裝備、產業技術基礎能力提升。加快補齊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加快粵芯三期、增芯科技傳感器、華潤微電子、江門中創新航等項目建設。下大力氣抓好工業投資,推進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三期乙烯、茂石化技術改造等產業鏈重大項目建設,支持陽江國際風電城、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汕尾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及工程基地、湛江東海島鋼鐵石化產業園區、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等建設,依托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發展。支持9000家工業企業開展設備更新和技改,新推動7000家以上企業“小升規”,加快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努力改出發展新動能。
推進質量強省建設。打造一批質量強國建設標桿城市。開展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加強重點領域產業基礎質量攻關。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構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提升廣東標準國際化水平。夯實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質檢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構建現代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深入實施“品質工程”,支持培育更多優質產品和知名品牌。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絡強省、數字廣東建設,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推動5G網絡實現城鄉主要區域基本覆蓋,加快金融、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應用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關鍵軟件、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產業,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新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云”,支持佛山、東莞打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加快數字公共服務普惠化、數字社會治理精準化、數字生活智能化。支持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建設,加強數據資源的整合歸集、共享利用,強化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構建大招商工作格局,統籌推進內外資一體化全產業鏈招商,落實“制造業投資10條”“穩外資12條”和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經貿合作招商會、海洋經濟博覽會、海絲博覽會、中博會,重點招引根植性強、競爭力強的科技類制造類企業。我們既要重視引進新項目,也要鼓勵和支持現有項目增資擴產。各地要強化“一把手”帶頭招商,拿出改革開放之初的拼勁、闖勁,積極開展駐點招商、靶向招商、鏈主招商、以商引商,掀起新一輪大招商、招大商熱潮,謀劃引進一批新的百億元級、百億美元級大項目,形成招商引資千帆競發、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升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