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2023年廣東兩會專題 > 媒體關注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成焦點 林分改造林相改善備受關注 “美”了生態 也“美”了百姓生活

時間 : 2023-01-12 10:16:3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跨越蒼翠南嶺,珠江水歡快流淌,孕育滋養了城市與良田。俯瞰廣東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和美圖景鋪陳,綠色正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強調,要突出綠美廣東引領,高水平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今年的省政協會議上,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也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之一,其中不少委員帶來了相關的提案。

  近年來,廣東把生態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取得了可見可感的成效:如今,全省已有14個地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如何加快構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新格局,是當下我省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綠”起來才能“美”起來,“圍繞品質提升抓綠化”是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多名省政協委員認為,在“抓綠化”的過程中,林分林相改造是值得關注的發力點和落腳點。

  加快推進林相林分改造 體現發展理念革新

  新年伊始,佛山、江門、汕尾等多個城市不約而同加快推進優化林分、改善林相的工作。

  什么是林分林相改造?為何這項工作令各地高度重視?通俗理解,就是通過科學規劃、搭配森林的構成樹種,進一步優化提升森林的外觀。這不僅有利于樹林形成錯落有致、四季各異的優美景觀,通過多種樹種的科學組合,也能讓森林內部的生態系統變得更加穩定。

  “廣東加快推進這項工作,體現出我省對林業產業發展理念的轉變革新。”省政協委員、茂名市林科所所長林思誠表示。

  林思誠長期從事林業科研工作,十分關注茂名乃至廣東林業產業的發展。他說,過去廣東發展林業,人們更看重產出林木等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往往會在一片區域內種植桉樹等單一樹種,由此形成“純林”。盡管這樣做確實能夠提高效率和收益,但形成的樹林外觀相對單調、缺乏層次感。由于樹種單一,“純林”對病蟲害的抵御往往也相對乏力。

  “近年來,廣東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看重生態效益。我們在植樹造林時,不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是更加追求通過科學的樹種搭配,營造出更優美的景觀、更穩定的生態系統。”林思誠說,當下廣東提出要加快綠美廣東建設,正是逐步加快補齊生態短板的一項重要舉措。

  不過,在他看來,這項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十年樹木,種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結合林相林分改造、推動綠美廣東建設,這需要我們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和決心。”他認為,加快發展林木種業,是廣東加快林相林分改造必須補齊的短板。

  “橘生淮北則為枳。不是所有樹種都適合在廣東種植,而要做好林分林相的改造工作,首先得確保有足夠多的樹種可供選擇,育種育苗工作也因此十分重要。”林思誠解釋道。因此,他也建議,廣東可以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培育出更多能夠適應廣東自然環境的良種。

  綠美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培育相輔相成

  “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并不矛盾,綠美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的培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這一方面,廣東大有可為。”林思誠充滿信心地說,“比如,我們茂名就有荔枝、龍眼、沉香、化橘紅、三華李‘五棵樹’,這些樹種既能帶來生態效益,也有潛力打造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產業。”

  省政協委員、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吳振先認為,綠美廣東不僅是要讓生態變美,更重要的是能讓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吳振先長期研究荔枝、龍眼等熱帶亞熱帶水果的采后處理與保鮮技術。在他看來,這些經濟樹種在收獲果實的同時,還具有綠化美化環境的作用。

  吳振先認為,正因為植樹造林是項長期工作,因此廣東各地要做好林相林分改造工作,更加要堅持規劃先行。“我們不能為了生態而生態,也不能為了經濟而經濟。如果一片林地的經濟效益很差,很有可能會進入失管的狀態,那么生態效益也不會太好。”

  吳振先建議,廣東各地可以結合地方特色,引進專家做好前期的科學規劃。“比如在生態林間規劃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發展林下經濟或者生態旅游,由此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

  此前,廣東在林業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力爭到2025年林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近幾年來,各地也開始摸索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

  就在去年,茂名創下了20多年來荔枝鮮果銷售價格新高,荔枝鮮果銷售額已達數十億元。在梅州平遠八社村山林深處,靈芝種植面積已達5500畝,每畝凈利潤可達5000元。種植靈芝、發展林下經濟已成為八社村村民的致富新門路。

  推進“六大行動” 補齊森林質量、結構短板

  擁有53.03%的森林覆蓋率,廣東的森林資源“家底”可謂豐厚。

  “我們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2021年廣東省林業產業總值8607億元,連續13年位居全國首位。”省政協委員,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俊光介紹,近年來,廣東通過推進森林碳匯、生態景觀林帶、森林進城圍城、鄉村綠化美化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森林城市建設覆蓋全省,已有14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珠三角地區初步建成全國首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南嶺、丹霞山也于去年12月列入了國務院批復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中國家公園候選區名單,這讓我們倍感振奮。”陳俊光說。

  不過,他也指出,廣東在森林質量方面仍存在短板。廣東的森林結構不優,純林、中幼齡林、人工林比例較高,天然林占比較低。與此同時,森林綜合效益不強,林業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推進綠美廣東建設,重中之重是要抓好‘六大行動’。”陳俊光介紹,“六大行動”包括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城鄉一體綠美提升行動、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和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

  這其中,廣東將重點針對低效純松林、純桉林等4626萬畝林地實施林分改造林相改善,培育穩定健康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我們還將全力構建以南嶺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和以華南國家植物園為龍頭的植物園體系,打造全國首個‘雙園之省’。”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