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環境、建好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財稅金融改革等的相關部署,引發代表們對構建制造業“大環境”的熱議。
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謝泓、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系統工程部部門經理孫賽男、普華永道廣東市場主管合伙人王斌等多名代表紛紛建言,要以抓“大環境”提升產業長遠競爭力,全面推動工作力量向制造業加強、政策措施向制造業傾斜、資源要素向制造業集聚,打造制造業當家的“強磁場”。
幫助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南方日報:廣東如何營造有利的發展環境,避免制造業“脫實向虛”?
謝泓:生產性服務業在暢通和優化經濟循環、推動創新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重要力量。我認為,要大力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比如工業軟件、工業設計、工業標準、工業品牌,只有掌握價值鏈高端的生產性服務業,制造產業才有真正競爭力。
王斌:先進制造業需要“軟硬結合”,即硬科技加軟實力。廣東的先進制造業可以用好大灣區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優勢,解決研發資金需求、打造員工激勵機制。此外,廣東各地現有的企業上市倍增計劃更多是獎勵擬上市企業,其實資本服務專業機構對加快企業與資本對接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引入更多專業服務機構參與到倍增計劃中,更有利于完成資源對接。
孫賽男:建議深化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力度,同時在制度層面積極保護企業專利產權,從而幫助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并在規模優勢的基礎上,打造品牌、研發專利,推動制造業發展提速。
激活新要素帶動產業升級
南方日報:在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等方面,廣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謝泓:市場環境建設關鍵是軟環境的塑造,比如人才與研發、品牌支持與工業設計、大數據與標準化、產業研究與情報服務等。要大力發展一批真正能夠為市場服務的現代服務機構、產業中間體,鼓勵產業跨界創造新機會。
孫賽男:我認為,應加快推動法律法規及各類產品規范標準落地,設立對應的政府跨職能協調機構,幫助市場提高商業模式探索效率;同時依托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構建關鍵產業生態圈,將上下資源納入一個有機整體,實現產業生態圈的融合發展,為企業提供創新創業土壤。
王斌:制造業生產要素包含土地,但對以數字經濟引領的先進制造業來說,數據已成為主要生產要素之一。建議廣東出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改革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開放更多的應用場景數據等,打造適應產業發展特點的營商環境。
穩定政策增強企業家投資信心
南方日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如何激活企業家精神?
王斌:新一代企業家在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視共享利益和公平分配,先進制造企業里員工持股越來越普遍。這意味著新一代企業家更愿意和員工分享發展成果,并以此激勵員工參與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激發更多員工成為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建設者。
孫賽男:激活企業家精神的重點舉措在于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建議擴大內需,在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如在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等領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給予企業家投資信心。
謝泓:企業家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要保護好企業家的創新積極性,做到政策的連續性、社會的穩定性與市場的確定性,為他們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