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2024年廣東兩會專題 > 媒體關注

預計今年廣東省財政收入1.43萬億元 增長3% 為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財力保障

時間 : 2024-01-24 11:07:4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1月23日,《廣東省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新鮮出爐——2023年全省財政實現收入穩、支出穩、基層穩: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萬億元,增長4.3%;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85萬億元,其中民生類支出1.3萬億元,占比超七成;全年省下達對市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及債務轉貸支出6670億元,增長10.4%,其中七成投向財力相對薄弱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預計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3萬億元,增長3%;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7萬億元,增長1%。

  今年,從財政收入看,隨著國家和省出臺的系列穩經濟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我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從財政支出看,我省作為全國常住人口第一大省,促發展、惠民生的支出需求巨大,“十四五”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重點項目進入建設關鍵期,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重點支出都需要加強資金保障,財政支出仍在剛性增長。

  總體來說,財政收支矛盾仍有壓力。今年廣東將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全面保障落實中央和省的重大部署,為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財力支撐。

  七大方面保障重點領域支出

  過去一年,廣東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扎實推進積極財政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落實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000億元。擴大有效需求,安排新增債券4968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券4633億元;投入5.23億元,支持發展內貿促消費;投入28.05億元,支持外經貿發展、利用外資和口岸建設。保持財政平穩運行,省對市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及債務轉貸支出6670.08億元、增長10.4%。

  2023年,省財政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七大方面有力有效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其中,全力支持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臺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見效。頭等力度保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新增安排重點任務保障資金155億元,省級安排“百千萬工程”相關領域總投入達1490億元。

  為加力支持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2023年省財政投入272.43億元,增長近三成。其中,投入企業技術改造資金38億元,帶動技改投資增速創6年新高。同時,持續發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投入省級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專項資金100億元和人才發展專項資金16.03億元,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

  去年,廣東構建海洋強省建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投入20億元,推進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還突出支持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投入84.66億元,支持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

  2023年,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七成投向民生。其中,省級投入41.53億元支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投入193.94億元強化城鄉義務教育保障,投入348.93億元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投入108.65億元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投入51.88億元新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27.1萬套(間),傾情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廣東還扎實辦好省十件民生實事,全省投入778.1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9.7%。

  今年將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是今年財政政策的總基調。廣東財政將全面保障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為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財力保障。

  具體來看,將從兩方面抓好落實——適度發力方面,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用好各類財政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確保重點保障到位,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質增效方面,深化財政改革,持續完善以項目管理為重點的預算管理模式,把同樣的錢花出更大成效。

  省財政廳負責人表示,適度發力要抓實“四個著力”:一是著力釋放積極信號,確保財政總的支出規模有所增加,更好發揮拉動需求、促進經濟循環的作用,形成對經濟發展的必要支撐。二是著力增強重大戰略財力保障,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加力保障落實“百千萬工程”、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海洋強省建設等,持續加強民生保障。

  三是著力發揮帶動放大效應,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更大力度統籌新增專項債券資金、中央增發國債資金和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激發更多民間投資。

  四是著力保持財政平穩運行,加大對市縣轉移支付力度,并向困難地區傾斜,幫助基層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全面實施財政“省直管縣”改革。

  而在提質增效方面,要在過緊日子、優化支出結構、鞏固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增強財政可持續性、深化財政改革、嚴肅財經紀律六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以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換老百姓過“好日子”,把可以省的錢都省下來,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亂花。同時,堅持有保有壓有調整,做到“小錢小氣、大錢大方”。從預算編制源頭推動做實項目和前期準備工作,編早編細編實預算;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做到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

  在增強財政可持續性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有效應對風險隱患,確保財政行穩致遠。廣東還將深化財政資金分配管理改革,持續擴大“補改投”改革試點范圍。落實財會監督要求,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規和管理制度,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頭號工程頭等保障

  今年,廣東將加力保障重點支出,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支持重大平臺建設,安排省對橫琴、南沙專項補助145億元,用足用好財政部單列安排南沙新增債券100億元;支持大灣區軟硬聯通,安排118.23億元,支持加快推進廣州至湛江鐵路、深圳至江門鐵路、珠海至肇慶高鐵、廣州白云機場三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安排27.69億元,打好“五外聯動”政策組合拳,推進口岸通關模式創新及通關便利化改革。

  面對“百千萬工程”已全面鋪開,廣東財政堅持“頭號工程、頭等保障”,省財政整合設立215億元的“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保障專項資金,較上年增加60億元,加上延續安排的其他資金,省級安排“百千萬工程”相關領域總投入達到1534億元。

  具體來看,財政政策資金支持將從縣域經濟、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和體制機制等四個方面重點發力——擴大財政資金“補改投”改革試點范圍,引導各地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省財政安排21.4億元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安排89億元支持提升鎮村公共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安排40億元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安排46.93億元支持普通國省道提檔升級和運行維護,安排54.94億元支持全面完成農村公路三年攻堅任務。到2024年底,將支持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超5000公里,完成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000公里。

  此外,2024年將從財政體制機制入手,全面實施財政“省直管縣”改革,覆蓋全部57個縣(市),推動增加縣一級可支配財力;實施差異化財政支持政策,安排67.35億元支持老區蘇區等地區加快補齊民生和公共服務短板弱項;將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提高到40%,統籌更多財力支持鄉村振興。

  今年,財政還將堅定不移支持推動制造強省建設,全面構建現代化的產業體系、企業體系。其中,突出支持抓好技術改造,省財政安排39.41億元,支持實施“技術改造十條”;安排6.32億元,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安排55億元,支持全省各地產業轉移承接平臺打造成為高水平產業平臺,加快引進建設產業項目;安排13億元推動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發展。

  同時,為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廣東財政繼續安排省級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專項資金100億元,推動完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堅持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專項資金用于基礎研究領域,達38.6億元;安排42.27億元推進實施工業軟件、集成電路、顯示制造裝備等戰略專項。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也是關系廣東長遠發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廣東財政聚焦提升發展“含綠量”,支持高標準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安排13.04億元支持完成全省“兩個200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作;聚焦提升發展“減碳量”,安排42.18億元創新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激勵政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聚焦提升發展“含金量”,支持暢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安排生態保護區財政補償轉移支付資金96.75億元。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