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守住耕地這個命根子,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力度,推進耕地集中連片整治和鹽堿地綜合利用,抓好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科學合理布局調峰、熱電聯產和分布式氣電項目,推進惠州太平嶺核電、廉江核電一期和陸豐核電5、6號機組建設,加快汕尾陸河、茂名電白、云浮水源山、梅州二期等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推動藏粵直流等跨區輸電項目,加強與省外電力余缺互濟。深入實施“百鏈韌性提升”專項行動,“一鏈一策”拓長補短,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穩妥化解頭部房地產企業風險,優化房地產政策,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扎實做好保交樓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嚴格實施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穩慎推進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和改革轉型,推動非法集資陳案化解,穩步推進P2P網貸清理整頓、私募基金分類整治、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規范管理。健全經濟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信息共享機制和應急處置制度,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強化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道路交通、自建房、?;?、非煤礦山、城鎮燃氣、消防、玻璃幕墻、“三無”船舶等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強化新業態新領域安全監管。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和物資保障體系,建成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加快推進粵北省級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加強消防綜合救援、森林防滅火、應急航空救援等基礎能力建設,健全應急物資征用和跨區域調度機制。實施堤防達標加固三年攻堅行動,開展縣域防洪達標建設。加強“三防”工作,提高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水平,強化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加強防臺風、暴雨、洪水、地震、地質災害等應急演練,增強應急處突救援能力。
維護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化反滲透、反顛覆、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斗爭,堅決守好政治安全“南大門”。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涉槍涉爆、嚴重暴力、電信網絡詐騙、涉未成年人等突出違法犯罪,持續整治毒品問題,大力維護網絡安全,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全面凈化社會治安環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促進各類調解協調聯動,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全面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效能。深化法治建設“四級同創”,健全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造更多嶺南特色普法品牌。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是老百姓最基本最樸素的期待。我們要全力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挑戰,守護好萬家燈火、社會安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