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四海高朋共聚花城廣州。廣東省政府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舉辦的2024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主場活動盛大開幕。這是在前兩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粵港澳三地再次攜手舉辦全球性招商大會。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年來,大灣區經濟總量從超10萬億元上升至超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
本次大會延續“投資大灣區,共創美好未來”的主題,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和使命任務,以打造全球招商品牌為目標,向全球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吸引全球優質資源集聚,加快建設世界級的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
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
強化廣東引資“強磁場”
10月,愛爾蘭知名外企埃森哲宣布在廣州增設一處辦公場所,埃森哲技術服務廣州中心升級擴容?!斑@體現了我們扎根本地市場、建立強大生態的意愿,我們也將持續深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布局?!卑I苋蚋笨偛?、大中華區技術服務部總裁、埃森哲阿里事業部總裁俞毅說。
這是外資企業在國際跨國投資低迷的大背景下,堅定看好廣東的一個縮影。
向外看,全球經貿環境正趨復雜,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今年1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全球投資趨勢觀察》顯示,扣除跨國企業投資中轉地因素后,2023年全球跨境投資下降18%,2024年,全球國際投資形勢依然嚴峻。我國引資規模盡管仍處歷史高位,在吸引外資方面仍面臨較大壓力。
向內看,盡管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中國依然保持著對外資的吸引力。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達到42108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4%。
疾風知勁草。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外貿大省、外商投資大省,招商引資舉措亦走在前。
時間回到2年前,2022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舉行,三地首次聯合面向全球招商。首屆招商大會共簽約投資貿易項目853個,其中投資項目814個、投資總額1.92萬億元;2023年招商大會共簽約投資貿易項目859個,其中投資項目824個、投資總額1.62萬億元。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兩年來,廣東一步步將招商引資“藍圖”轉化為“施工圖”,前兩屆招商大會的投資項目已開工超1200個,開工率超過77%。
從一組數據可見外資對廣東的青睞:2023年,廣東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1685家,連續多年在全國排名第一。目前,廣東累計設立外資企業33.3萬家,實際使用外資近600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350多家在廣東布局投資。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設外資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16.57%,實際使用外資718.3億元,到資超1億美元大項目17個。
大項目紛至沓來,廣東如何打造外資“向心力”?
經濟活力高,構筑外資強引力。廣東開放型經濟體量大、實力強,外貿進出口總額屢創歷史新高、邁上8萬億元大臺階,連續38年居全國第一;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對外投資、引進海外人才等均居全國前列。
政府好服務,來了就是一家人。廣東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強有力推進招商引資落地。省主要領導帶頭會見跨國公司高層商談合作,今年已累計會見12批次。省領導聯系跨國公司直通車機制搭建溝通橋梁,聯系跨國企業86家。放眼南粵大地,各地市“一把手”身體力行抓招商,今年以來,地市書記、市長會見外商1500多家次,各地市舉辦招商活動2400多場。省市共舉辦22場外資企業圓桌會,251家外資企業參加,協調解決企業訴求427項。
優化好政策,培育營商好土壤。今年以來,廣東高規格舉辦實施“五外聯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會,先后出臺外資10條、穩外資12條、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辦法、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招商引資20條、新一輪外資激勵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突出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國民待遇,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天高任鳥飛,廣東也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誠意:今年5月出臺《廣東省進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力度的專項實施方案》,對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按不高于年新增實際外資金額的3%獎勵,最高獎勵1.5億元;對一般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按不高于新增實際外資金額的2%獎勵,其中一般制造業最高獎勵1.5億元,高技術服務業最高獎勵8000萬元;對于其他行業企業按1%獎勵,最高獎勵8000萬元。
“來廣東最重要的就是有錢賺。”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勁松的一句“實在話”,已成為諸多外商的共鳴。
從“跟投”到“深投”
外資“長線看好”大灣區
金秋十月,湛江東海島碧空萬里,石化產業園區塔吊頻繁上落,施工車輛往來。10月24日,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首個中央控制樓正式落成,標志著該項目建設又迎來一座重要里程碑。它將作為湛江一體化基地的運營指揮中心,監管該基地內高度集成的公用工程和基礎設施。這是繼今年2月巴斯夫正式啟用其位于湛江一體化基地的一體化技術中心之后,該項目建設又一創新落地。
近年來,跨國企業在大灣區的布局不斷升級。從投資辦廠,轉向產業中高端環節,研發中心、服務中心及綜合管理業務等不斷落地,新動能加速涌現。美國星巴克中國創新科技中心項目落戶深圳,英特爾設立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埃克森美孚大亞灣研發中心正式動工……
吸引外資企業從“跟投”到“深投”,“灣”有引力自何而來?
發揮產業聚集效應,匯聚強大創新力。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家,圍繞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5個未來產業集群,推動各地市重點招引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石化、人工智能等高水平制造業項目。2023年,廣東省新設制造業外資企業1078家,同比增長29.9%;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492.2億元,同比增長11.7%,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的30.9%,這個比重創下了近5年來的新高。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動能。大灣區5G、集成電路、納米、生物醫藥等四大產業創新高地建設穩步推進,戰略性產業集群蓬勃發展,逐漸成為增長主力引擎。瞄準萬億前沿產業方向,廣東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打造以廣州、深圳為核心,以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為重點的產業創新發展區。
緊抓重點領域招商,助力產業鏈升級。2023年以來,廣東圍繞生物醫藥、新型儲能、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重點領域,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譬如,全省累計舉辦生物醫藥產業招商活動760多場,簽約項目833個、總投資3897億元,吸引24家跨國公司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落戶。
堅實的產業基礎,與上下游產業共同成長,是外企長期看好大灣區的信心所在。以現代汽車集團為例,其海外首家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基地HTWO落戶廣州黃埔,正積極推動產業鏈本地融合,讓全球領先的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正式實現“廣東制造”。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看來,根據國際經驗,吸引外資設廠只是初始步驟,而將研發中心遷移至投資地則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接下來,或將進一步引入工業設計、金融資本等要素,形成完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可有效提升產業價值鏈,助力產業走向高端化。”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攜手港澳共贏未來
外資企業高管如何評價今日之大灣區?“開放”和“機遇”是高頻詞。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隨著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設施聯通和規則銜接深化等,這里成為太古融入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紐帶和機遇之地?!碧胖袊鴧^主席蔣意達說。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行政總裁鄭思禎連用三個“非常”:“大灣區是一個開放的典范?;浉郯拇鬄硡^活力充沛,非常市場化,非常開放,非常透明?!?/p>
珠江大潮澎湃不止,開放活力生生不息。作為改革創新“試驗田”和對外開放“新高地”,廣東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創新促發展,圍繞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粵港澳合作、營商環境建設等領域先行先試,實現從“蕉林綠野”向現代化新城蝶變。
9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696項。制度創新帶動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從1047億元增至5800億元,年均增速24%;累計實際利用外資539億美元,年均增長近60億美元,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國內生產總值從2244億元增至5260億元,增長超1倍。
粵港澳三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相融,歷來經濟交流、人員往來頻繁,通過要素流動、制度對接,讓大灣區獨特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制度安排化作獨特優勢。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正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四大平臺帶動產業加速聚集效應明顯,引領發展新活力:
——橫琴實有經營主體超過5.8萬戶,其中,澳資經營主體達6552戶,同比增長11.8%。
——前海已吸引超過1.1萬家外資企業落戶,其中港資企業占比85%。
——南沙2023年新簽約項目132個,總投資達3635億元,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9個(累計270個)。
——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累計超過160個,匯聚6個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
在本次招商大會的主場活動中,香港、澳門投資促進部門將作營商環境推介,同時將首次舉辦“五外聯動”投資分享會,邀請專家學者、外國商會、跨國公司代表交流分享大灣區投資故事,傳遞“灣區聲音”。
今日之中國,正在進行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實踐;今日之廣東,正在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今日之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描繪國際一流灣區的新圖景。
選擇大灣區、扎根大灣區、深耕大灣區,在這里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鏈接】
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明星項目
?。?022年—2023年)
廣汽因湃電池項目
高景16GW光伏組件產業園項目
中遠海運散運全球總部增資項目
孚能科技年產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小鵬汽車科技項目
百濟神州生物制藥擴產項目
采埃孚汽車電子工廠項目
華潤長隆商業綜合體項目
碧辟全國充電樁業務總部項目
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暨先進制造業基地項目
瑞士ABB集團電動交通中國總部項目
北京美團無人機智能制造中心項目
深汕高端電子化學品產業園項目
華潤微電子深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
美國星巴克中國創新科技中心項目
珠海鴻鈞異質結光伏電池項目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新能源汽車躍階發展項目
佛山星源材質高安全高性能離子電池隔膜項目
電子通信智造產業項目
灣區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
嘉士伯啤酒佛山生產基地項目
河源市昕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不銹鋼熱軋帶生產線項目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
高偉增資擴產項目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零配件生產基地項目
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江門基地項目
澤塔新能源儲能項目
國家電投廣東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300MW增容項目
希音灣區西部智慧產業園項目
廣東藍水深遠海裝備科技制造項目
2024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四大亮點面面觀
●突出打造品牌
立足灣區、面向世界,將招商大會打造成全球投資大灣區的品牌活動。本屆大會采取“1+9+N”系列活動形式舉辦,除了1場主場活動以外,還安排9場珠三角城市招商大會,以及粵港澳三地在境內外開展貫穿全年的招商大會路演、各類經貿交流活動。主場活動將首次發布廣東外資企業100強榜單,集中展示在粵外資企業發展成果,提升大灣區全球投資勝地形象。
●突出項目實效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圍繞我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5個未來產業集群,瞄準世界500強、專精特新企業,開展以商引商、以鏈引商、聯合招商,招引一批制造業項目、總部型項目、外資研發中心,組織發動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強的項目集中簽約。主場活動將首次舉辦招商成果展,全面展示前兩屆招商大會的總體成效、項目落地情況、投資明星項目等。
●突出三地合作
持續深化粵港澳合作,在招商成果展上集中亮相一批三地合作成果,展示產業優勢和發展機遇。主場活動中,香港、澳門投資促進部門將作營商環境推介,同時將首次舉辦“五外聯動”投資分享會,邀請專家學者、外國商會、跨國公司代表交流分享大灣區投資故事,傳遞“灣區聲音”。
●突出形式創新
主場活動將首次舉辦專題產業應用場景招商對接活動,圍繞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5大新質生產力產業,展示場景需求的“機會清單”和場景應用的“能力清單”,發布市場潛力大、投資效益好、示范帶動強的應用場景,推送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促進前沿技術與創新產品落地應用、迭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