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灣”里來!11月8日下午,在2024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來自粵港澳三地的政府部門輪流上臺宣講投資政策,向全球企業發出招商最強音。
打好港澳牌
助推大灣區互聯互通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運營中心和貿易中心,香港可以做好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創平臺角色?!毕愀厶貏e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表示,香港的金融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可以幫助大灣區的企業走出去和國際接軌。
“澳門的營商環境具有較強競爭力,可以助推大灣區互聯互惠互通。澳門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優勢也比較突出,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和區域合作?!卑拈T特別行政區招商投資促進局委員梁華峰在現場推介澳門的投資環境。
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朱小軍在現場介紹,廣東在冊外企數量和外資存量規模穩居全國第一,累計設立外資企業33.3萬家,實際利用外資近6000億美元。成績的背后廣東下了不少功夫?!巴赓Y10條”“穩外資12條”鼓勵跨國公司設立總部辦法、“招商引資20條”……近年來,廣東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大力支持外企在粵投資落戶。
逐夢大灣區,共赴大未來。廣東省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祝永輝從科技創新、營商環境、重大平臺等方面介紹了大灣區吸引企業的相關政策?!皬V東堅持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新型儲能、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搶灘發展低空經濟、光芯片、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弊S垒x說。
在廣東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已經成長起來許多世界500強企業和領先全球的創新型企業。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龔建文從企業稅收政策、企業研發機構培育、國際科技合作格局、國際人才交流等方面分析其原因?!霸趶V東,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在稅收、財政、土地等方面獲得支持,且認定條件內外資企業享受完全一樣的待遇。”
從用地到人才
強化全方位政策支持
廣東作為全球重要制造業基地之一,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配套能力。2023年,廣東工業、制造業增加值分別達到4.87萬億元、4.44萬億元。今年1—9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3萬億元。
打造大平臺,引得產業來。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曲曉杰介紹,廣東在珠海、汕頭、佛山、中山、江門、湛江、肇慶布局7個大型產業集聚區;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12市以及惠州、江門、肇慶3市部分縣(市),支持每市高標準建設1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引導各地有序優化布局建設103個省產業園。
金融為產業發展注入活水。廣東省委金融辦二級巡視員劉凱文介紹,目前,廣東組建一批股權投資基金超1000億元,并購重組上市公司近150家次,釋放長期資金超過1700億元。
“廣東正不斷強化政策支持,搶占‘智’高點?!睆V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邱璟介紹,廣東出臺了全國首部技能人才發展地方性法規《廣東省技能人才發展條例》和首部促進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的地方性法規《廣東省促進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條例》。
有舞臺就有活力。廣東聯合港澳舉辦了兩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目前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84家,累計孵化5778個港澳創業項目。
用地有保障,項目落地快。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王功慧在現場介紹了不少企業關心的用地用海政策?!皬V東加強產業空間供給和保障,全省劃設工業用地控制線面積超600萬畝,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應批盡批。有較多可供開發建設的圍填海優質地塊,有豐富的深遠海資源尚待開發?!蓖豕壅f。廣東還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靈活多樣的方式供應,降低土地取得成本。
優美的環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盧潔芬介紹,在廣東,藍天白云成為常態、江河湖海清潔秀美、生態稟賦獨具特色。目前廣東共有1361個自然保護地,排名全國第一。
廣東還從企業擬建、手續辦理到運行投產,提供全過程的生態環境政策保障,優化簡化環評管理,80%以上的項目無需環評或者僅需環評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