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宇彤發言。圖片來源:南方新聞網
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重塑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省政協委員,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國家超級計算廣州、深圳中心主任盧宇彤說,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火箭,那么算力就是火箭的加速器,是承載和推動人工智能邁向實際應用的決定性力量。
在盧宇彤看來,廣東擁有廣州和深圳兩大國家級超算中心,還建有韶關數據中心集群、鵬城云腦、橫琴先進智算平臺等一系列智算中心,綜合算力指數居全國前列。“借助這一優勢,大灣區15個超算分中心互聯互通,為大灣區融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字底座。”
借助超算平臺,眾多科研團隊在高溫超導、海洋環境、遺傳健康、藥物研發等領域開展創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成果。在氣象預報、風力發電、智能診療等場景,超算也實現了應用落地。
“高質量的算力算網服務是建設國際一流灣區的重要支撐。”盧宇彤建議,建設多維多元、高效協同、超智融合、互聯互通的算力要素和技術要素,構建應用服務體系,提升算力服務的市場適應性。同時,加快相關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和服務標準的制定,提升算力資源開放程度,優化算力產業協同能力。
發展算力,同樣離不開人才支撐。盧宇彤認為,要依托世界一流算力平臺與大灣區豐富的應用場景,開展跨學科的信息技術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充實算力產業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