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作為全國外貿第一大省,廣東如何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1月14日,廣東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委員界別聯組討論會,委員們圍繞推動外貿發展這一話題,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不少委員建議,廣東要持續提升科創水平,完善跨境電商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幫助更多企業加速“揚帆出海”,在全國外貿發展大局中繼續發揮“頂梁柱”“壓艙石”的作用。
做好保駕護航
打造特色跨境電商“產業帶”
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升級、跨境電商等,是培育外貿新動能的著力點。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為廣東外貿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當前,人工智能正成為驅動各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更是外貿領域駛向新藍海的強勁東風。”省政協委員、愛因智能科技董事長杜蘭建議,加快跨境數據流通特別通道試點建設,制定適配國際通行規則的數據跨境傳輸標準與規范,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公司等出海開展國際服務提供便利條件。同時,推進傳統外貿企業數智化轉型,實現精準營銷、柔性生產以及產品智慧化升級。
當前,跨境電商已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新動能。聯組討論會上,不少委員圍繞如何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積極建言。
省政協外事僑務委員會副主任陳小穎說,近年來,廣東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對于促進外貿蓬勃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著積極作用。陳小穎建議,多部門聯動協同,出臺涵蓋“關財稅匯”全鏈條的聯動政策,推廣“跨境電商+產業集群”模式,為特色產業保駕護航。
省政協委員、民盟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程昆建議,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帶”園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帶集群。在引導合規經營、防控風險方面,加快出臺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完善海外維權服務機制,助力企業有效應對國際貿易風險。
做優“軟環境”
助力企業應對海外挑戰
優化發展環境、做好服務支持,是助力企業出海的重要舉措。現場,多位委員圍繞“軟環境”貢獻“金點子”。
省政協委員、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歐陽繪宇建議,強化多層次金融服務供給,加強中資銀行海外網點建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設立分行或網點,為企業出海打好先期工作基礎。同時,鼓勵金融機構與海外當地機構合作,為出海企業提供融資租賃、股權投資、并購服務等,并加強跨境貿易大數據服務供給,方便外貿企業在線辦理融資、擔保、結算等業務。
“完善的法律支持體系將協助工業企業更好地運用規則,積極應對海外訴訟及糾紛。”省政協委員、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謝志國建議廣東開展面向海外產業的法律支持服務,為“走出去”的企業提前提供法律指引,并不斷加大對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知識產權糾紛等的法律服務支持力度。
僑務資源也是助力企業出海的重要力量。省政協委員,廣州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卞勇建議充分調動“僑力量”,讓企業出海可以用好僑務資源,精確掌握當地市場結構,通過定制產品精準滿足當地需求。同時,廣東企業出海會遇到法律政策、技術壁壘、知識產權等問題,急需專業法律咨詢服務,要大力發展涉外法律服務,鼓勵廣東的法律服務機構走出國門,借助海外僑團與國外律師事務所開展合作,為出海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省政協委員、省委外辦副主任何如勝建議,盤活用好涉外資源渠道,為深化對外經貿合作精準牽線搭橋,支持涉外企業與海外傳統市場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