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廣東省心帆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心帆體育”)拿到廣州首張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鑒證書,以13000元/年的價格取得黃埔區黃麻社區鵝山社近10畝林地的20年經營權。
這意味著,心帆體育的負責人陳佳龍有了一張“金融授信”證明,在黃麻村的投資可以辦理抵押貸款了,年輕人可以在山谷放心“飆車”了。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村落。向西向北有天鹿湖森林公園、火爐山森林公園、帽峰山森林公園環繞,自然環境優越且距離市中心僅半小時車程,因而被打造成廣東省首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長嶺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去年,山地自行車運動員蘇珅亮拉了幾個熱愛山地自行車運動的朋友,在黃麻村投資創立了廣州飛帆山地世界。這個暑假,車手們在山谷集結,風馳電掣的山地車在疾風中穿梭,沖刺時的塵土伴隨著陣陣吶喊歡呼聲揚起,一場飛帆山地世界嘉年華賽事在熱浪中迎來高潮。
這個藏于超大城市深山里的靜謐村莊終于“出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
從村里走出去的年輕人,看到了鄉村經濟的發展潛力,把對美的探索及對發展的期待帶回村莊。如今,黃麻村的鄉村產業項目已帶動社會資本總投入達3963萬元,也為廣州探索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
回到快樂老家,探索山野之美
一條國家級登山步道、一座“南法莊園”藝術農場、一場山地自行車越野賽事……假日催生的旅游和消費需求,讓位于深山里的黃麻村在這個夏天愈發熱鬧,每個周末都能迎來數千名游客。
夏夜,音樂會的演奏聲回蕩在黃麻天鵝谷。走出黃麻的年輕村民譚閏云回到了黃麻村,投入超500萬元資金,創辦了滿山丘藝術農場。
這幾日,譚閏云又籌備起了一場詩歌展,裝修了近半年的玻璃書房,也將在8月中下旬正式對外開放。
譚閏云是一名美術生,曾在浙江杭州經營過鄉村民宿。
“當城市生活越來越異化,我想尋找一個地方,為年輕一代提供另一種鄉村的想象,一種生活美學與大自然結合的城鄉新空間。”譚閏云說。“不如回鄉、回黃麻”的想法冒了出來。
這條僅10.2平方公里的山間村落,森林覆蓋率高達97%,整座村莊被山谷、竹林和小溪包裹,當地村民基本為廣府民系和客家民系。
兩年前,長嶺步道被中國登山協會授予“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并入選全國十大精品徒步線路,連續兩年舉辦長嶺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揭幕站。
一個個國家級賽事落地,讓黃麻村收獲了一眾社會資本的青睞。
結合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揭幕戰、自行車林道山地賽等重要賽事和“四大會”黃麻客家傳統節日,這里打造了一系列春日踏青、民俗體驗、鄉村音樂節等游覽項目,產業間互相引流,讓節點成燃點、化流量成留量。
隨著周邊環境的完善和流量的引入,長嶺·天鵝谷吸引了越來越多藝術家項目進駐。資深文博人蒲亭利在天鵝谷開辦的鵝山·新所,將藝術與社區、產業連接在一起,近日,該所的藝術中心首展,既點亮了城鄉綠色生態,又實踐了藝術力量賦能鄉村振興的理念。
如今,歸鄉人的生活美學、原鄉人的農家食肆、新鄉人的愜意時光,在黃麻碰撞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空間。
全域統一規劃,社會資本進村
在回到黃麻投資前,始終困擾譚閏云的一件事是如何與村民談土地租金,她本以為這會是一場長期的拉鋸戰。但后來卻發現,擔憂是多余的。
在黃麻,以往的“項目等地”轉變為“地等項目”。
“我們通過土地流轉,將村民手中零散的土地使用權統一收歸村社集體,再由村社集體按照規定出租給項目,統籌項目用地保障,實現統一歸口式管理。”黃埔區長嶺街道黨政辦主任孫立華介紹。
社會力量注入黃麻的背后,是鄉村統籌規劃設計下的一次全域布局。
針對“產—城—村—田”空間混雜、產業空間連片發展受限等問題,黃麻試點的第一步,是從頂層設計入手,由政府統一規劃“鄉村發展總框架”,以改革為要,破解城鄉協調發展中的難題。
事實上,自全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以來,黃埔區就錨定打造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雙標桿區的總目標,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為抓手,努力推動黃埔區“百千萬工程”在全省全市當標桿、走前列、作示范。今年,黃埔區在全省“百千萬工程”年度考核成績中獲評“創先類”區優秀。
“政府真正需要做的角色是‘搭臺’。”孫立華介紹,街道統一鄉村規劃調性、厘清土地紅線,前期投入580萬元財政資金修通山間道路等這些公共基礎設施配套服務。
這兩年來,孫立華還“喜提”了另一個身份——黃麻社區第一書記。作為項目與村社的溝通橋梁,他也成了眾多項目投資者的“大管家”。
為了及時協調化解項目投資方內部的意見分歧、項目與村民之間的利益矛盾,長嶺街道在黃麻社區推行“園區式”管理,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村企積極互動交流,推動項目方將項目建設維護、服務管理等就業崗位優先供給當地村民,引導統籌項目與項目之間的交流協作、共商共贏。
截至2023年底,該村社集體經濟穩定增長700萬元/年,村民總收入增長約500萬元/年。
從一個散亂的深山小村莊,到依靠“步道經濟”引得社會資本紛至沓來的“明星”村,實施鄉村統一規劃運營成為撬動黃麻巨變的支點,使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回流。這片美麗的山谷,有了更實質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