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 工作部署 > 因地制宜抓產業

汕頭龍湖推進各街道特色化發展 各美其美 爭奇斗艷

時間 : 2023-03-14 11:12:3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連日來,走進汕頭市龍湖區新海街道大興村,只見連片的金色油菜花競相綻放,春景正美,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賞打卡。“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地,后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出租,企業連片打造運營汕興農業園,才有了現在的美景。”當地干部表示,今年春節試營業期間,園區人流量達到了3萬人次,就此帶動了大興村農民蔬菜、果蔬、蛋類等農產品銷量,其他游玩觀光附屬商品銷售皆是火熱。

  花海映襯著民房,彩色點綴了鄉村,不僅美了村莊,更富了村民。事實上,原來的大興村地理位置偏遠,經濟基礎薄弱,村民經濟收入來源單一,2021年以前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不足5萬元。但如今,通過實施土地集約化流轉增收、提升基建筑巢引鳳、合作經營互利共贏、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大興村已煥然一新,集體經濟年收入翻了三倍,達到15萬元以上,村民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這是龍湖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年,龍湖全區農業生產總值實現5.2%的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萬元,同比增長7.2%,高于全省2.35萬元、全市2.2萬元,所有涉農社區農村集體收入均超過15萬元。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新起點,龍湖區再次拿出走在前列的精氣神,以只爭朝夕、迅速行動的奮斗姿態,加快優化提升龍湖核心區功能,切實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打造特色產業 建設精美鄉村

  “我們始終突出富民強村導向,堅持龍頭帶動,加快謀劃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等,拓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多措并舉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興村黨支部書記謝盛良指出,打造“都市田園”主題旅游鄉村,正成為大興村鄉村振興的發力點。

  作為龍湖區“一橫一縱”兩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的交匯處,大興村依托自然環境優勢,通過盤活集體資源,回收外圍地塊進行“三資”流轉出租,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加大對歷史建筑、連片老厝的保護力度等,打造潮汕特色農業文化旅游集群,腳踏實地打好鄉村文旅發展的潛力和基礎。

  其中,大興村汕興農業園定位為集農業、科技、科普、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占地總面積125畝,分二期建設,當前一期園區面積62畝,打造有臺灣九品香水蓮種植區、油菜花種植區、特色農產品種植區、農業休閑區及觀賞區。

  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生機。在新溪街道六合村一片25畝田地里,一行行綠油油的香芋苗高度均勻,長勢喜人。據龍湖金津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若陽介紹,合作社系2022年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農業科技示范主體,目前正重點實施玉米、香芋兩個主推品種的示范種植和技術推廣工作。

  “我們計劃通過2—4年的品種技術示范推廣,發展帶動周邊農戶50戶以上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種植,種植面積達600畝以上,年產值將達700萬元以上。”黃若陽說。目前,六合村每年依托該項目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0多萬元,力爭成為該村生產規范、產品優質、效益良好、聯農帶農的農業典范。

  近日,龍湖區召開區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龍湖區提出,以發展精細農業、打造體驗農園、建設精美農村為主攻方向,著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條有龍湖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

  龍湖堅決守住兩條底線,嚴守耕地紅線,嚴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同時,為解決農村“不農”問題,龍湖將扎實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加強農村自建房管理,深入推進綠美龍湖生態建設行動;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謀劃開展農田整治提升和數字農業信息化建設,完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機制,發展適合龍湖、能發揮龍湖農村優勢的特色農業。

  龍湖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木雄表示,龍湖區將繼續推進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建設農業現代化。“今年計劃完成糧食總產量達到2萬噸以上,農業總產值增速達到6%。我們還將積極探索建設海洋牧場、因地制宜謀劃一批鄉村特色產業、推進精美鄉村建設、扎實深化鄉村基層治理,多點發力推動全區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黃木雄說。

  宜工則工 宜農則農 宜商則商

  據悉,龍湖區已成立由區委書記任總指揮的“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設實體化運作辦公室和經濟工作、城市建設、鄉村振興、要素保障4個專班,切實落實好統籌協調、政策制定等職責。

  同時,龍湖區迅速印發《龍湖區關于貫徹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圍繞“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的目標,明確了未來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工作、主攻方向,繪出了城鄉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

  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龍湖特別強調各街道發展各具特色,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各顯神通、賽龍奪錦,推進各街道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事實上,作為中心城區龍湖寸土寸金,城鄉發展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農村毗鄰中心城區,城鄉之間相互滲透和覆蓋。以外砂街道為例,近年來該街道把發展文旅經濟作為做大做強鎮域經濟的新突破口,以東溪村古村落為中心,帶動外砂街道東溪片區發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東溪村是潮汕地區罕見的“書齋村”,從去年4月開始啟動建設文化廣場景觀提升、村內道路改造升級等40個項目,至目前已有14個項目完工,工程總體建設進度約70%,未完工項目力爭在今年3月底基本完工。據了解,該村有數十座歷史悠久的古書齋,修繕改造工作采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進行修舊如舊。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外砂街道黨工委委員沈衛東表示,接下來街道將把產業振興放在首位,整合文化、農業、毛織產業等資源,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發展壯大鄉村農文旅產業和毛織傳統產業,做優“紅色僑鄉”文旅招牌,打響外砂毛織口號,擦亮外砂農業品牌,為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

  而媽嶼社區作為人氣爆棚的鄉村海島,對因地制宜發展更具發言權。近年來,媽嶼社區全力打造文化藝術村、網紅經濟島,通過發展旅游經濟推動文化賦能鄉村發展。

  龍騰街道媽嶼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林映州介紹,接下來社區將謀劃打造更多的復合型文旅空間以及網紅打卡點、“景區名片”,還會將島嶼紅色資源串珠成鏈,擦亮“陶鑄文化”“海防文化”“海霞文化”紅色耀眼新名片。與此同時,要以旅游相關產業帶動休閑漁業,增加村民收入,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后半篇”文章。

  接下來選準賽道、精準發力,龍湖的10個街道已瞄準目標:金霞街道要加快打造現代都市金融商貿圈;珠池街道要大力發展商貿零售物流等“門戶”經濟;新津街道要做強建筑業和服務業;龍祥街道要激活批發零售業;鷗汀街道要做大新一代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產業集群;外砂街道、龍華街道積極打造新興產業集聚區;新溪街道、新海街道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龍騰街道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凝聚起抓發展就是抓振興的強大合力。

  當下,如何掀起龍湖發展熱潮?建立起強有力的組織指揮體系至關重要。《實施方案》指出,堅持區、街、村(社區)三級書記一起抓,街道書記要當好“一線施工隊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要發揮“領頭雁”作用,各區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親抓親管,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擺在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以強有力的政治保障高位推動實施。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