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加快農業產業創新平臺建設,以科技賦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當下,廣東全省上下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為農業大縣,肇慶懷集堅定不移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抓手,創新種質資源保護和育種方式,加快農業產業創新平臺建設,以科技賦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
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位于梁村鎮的百畝高產攻關田,2023年平均畝產651.5公斤,達到百畝攻關田畝產650公斤的目標要求,同時帶動周邊種植高產農田超5萬畝。
懷集縣創新種質資源保護和育種方式,2023年,該縣在大崗、冷坑、馬寧、梁村、中洲等鎮分別建設1個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千畝示范田,畝產均超450公斤。
在示范田,懷集縣推廣優質水稻品種“廣8優165”“野香優703”“軟華優金絲”“青香優19香”“野優5522”“香禾優1002”等品種,主推集成配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植保無人機精準施藥防治水稻主要病蟲害技術、綠色高質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通過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等措施,提升水稻產量。
與此同時,懷集縣推進創新主體高質量發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重點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截至2023年底,懷集共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3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30家,獲“粵字號”農業品牌13個、新全國名特優新品牌農產品8個。
深農集團落戶懷集的“深農農場”項目,引進泰國棷菜苗、綠蘿春菜、秋香白菜苔等新品種3個,研發應用智能蔬菜播種機、智能激光剃苗機等系列先進設備,通過現代化智能系統實現田間和人員統一管理。
今年2月,香港蔬菜統營處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專供基地揭幕儀式在肇慶懷集供深港特色農產品基地舉行,標志著項目打造“1基地+1中心+1園區”的現代農業產業項目標準化模塊初見成效,同時實現打通了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的“最初1公里”到消費終端的“最后100米”,助力懷集農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廣東坤壟韭大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國工程院等科研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實現韭菜種植不使用化肥農藥,目前種植韭菜1000多畝,并將成果逐步向茶葉、水果、水稻等領域應用推廣。
加快農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平臺具有匯聚創新資源、推動企業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等多重功能,是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主要載體。懷集加快農業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加快農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
聚焦“灣區所需、懷集所能”,懷集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著力構建“一中心多節點”產業閉環。如今,集散基地交易博覽中心萬噸冷庫、深農集團冷鏈集配中心和華舉農副產品加工生產冷鏈物流中心(一期)項目順利投產。
2023年7月,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予懷集縣“嶺南蔬菜之鄉”榮譽稱號,華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肇慶分院、懷集縣嶺南蔬菜之鄉研究院同步落地懷集,設在集散基地農產品交易中心,創新平臺作用進一步凸顯。
懷集縣持續擦亮“嶺南蔬菜之鄉”金字招牌,以蔬菜產業“小切口”推動農業產業“大變化”,努力實現聯農帶農惠農,把懷集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優勢產區,把蔬菜產業發展模式打造成為肇慶市乃至廣東省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的樣板。
今年1月,懷集縣舉辦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暨蔬菜產銷對接會,現場展示了菜心、芥蘭、西蘭花、甘藍等143個蔬菜新品種,推進蔬菜品種培優、品質提升、標準化生產,擴大蔬菜流通渠道。
此外,全發農業、新輝園、新天潤等企業與肇慶學院合作共建產學研合作與成果轉化基地,加快新技術、新品種引育推廣與研究,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洪業農業建設優質甜麻筍種苗培育與麻竹筍加工技術研究中心,重點研發優質甜麻竹筍引育、加工等技術。
懷集還加快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引進更多農業龍頭企業入駐科技園區,提高園區綜合創新能力。
2023年,懷集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入駐企業累計達23家;新增金芽魔芋、聚龍壹號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全年農業科技園區內已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共5個。
通過與肇慶學院合作共建懷集縣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舉辦水稻、單叢茶、鷹嘴桃等特色產業、“新農人”等培訓班,懷集進一步壯大鄉土專家隊伍和新型農業人才隊伍。
“我縣農業龍頭企業主要是第一產業,以種植養殖為主,還需在企業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等方面下大功夫,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科技含量。”懷集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懷集將注重農業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科技服務與指導工作;重點圍繞“蔬菜、水稻”主導產業,推進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組建縣域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實現“訂單式”需求和“菜單式”服務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