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 工作部署 > 壯大縣域經濟

江門市開平市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三大信號 爭創“百千萬工程”示范縣

時間 : 2023-02-24 09:51:0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赤坎華僑古鎮.jpg

今年1月,赤坎華僑古鎮啟動試運營。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2月23日,開平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開平市市長陳小曼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2023年開平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將朝著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關口奮進,爭創“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示范縣,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開平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立足于打造“先進制造強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態家園”,努力推動資源要素優先向制造業傾斜、以更開放姿態擁抱大灣區、以城鄉融合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打開這份干貨十足的報告,不少新提法令人耳目一新、倍感振奮,釋放了未來一年江門開平錨定高質量發展任務的新信號、新動向。

  信號1:推動資源要素 優先向制造業傾斜

  當前,在“雙區驅動”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加快建設的背景下,各地高質量發展實招頻出,制造業被放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2年,開平共引進超億元項目50個,總投資182.98億元。生物醫藥與健康(含食品)、現代輕工紡織、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材料五大產業鏈實現產值409.41億元,增長6.7%。其中。建筑產業聯盟效應持續釋放,建筑業實現產值241.07億元,增長14.5%,產值約占全江門56.2%。

  立足新起點,謀劃新藍圖。報告提出,2023年,開平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

  這一系列目標如何實現?答案是堅持制造業當家。新的一年,開平將強化“大產業”引領、“大平臺”驅動、“大項目”支撐、“大企業”帶動、“大環境”保障,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鞏固提升優勢產業。開平將出臺制造業當家行動方案,推動資源要素優先向制造業傾斜,工作力量向制造業加強,持續提升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做強做大5條重點產業鏈,推動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鏈產值超200億元,生物醫藥與健康(含食品)、先進材料兩條產業鏈產值分別超100億元。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力爭產值達到300億元。

  建優做強工業園區。加快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開平片區建設,加大力度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力爭年內再引進一個以上超10億元項目,提速建設水暖衛浴產業配套基地(共性工廠)……一個個優質產業平臺將快速崛起,為開平制造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精準發力招引項目。開平將加快建設區域產業經濟大數據平臺,更新迭代制造業、農業、文旅產業招商地圖,確保全年新引進超億元項目52個以上、總投資超200億元,力爭在招引30億元、50億元以上項目上取得突破。同時,深入實施“鏈長制”,力爭每條產業鏈引進一個以上投資超10億元的重大項目。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開平將持續開展全覆蓋暖企安商行動,分批制定實施重點企業產值三年“倍增”計劃,推動不少于40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完成技改投資超38億元。新增1家產值超50億元企業、5家以上產值超10億元企業。新增41家“小升規”企業、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

  信號2:以更開放姿態擁抱大灣區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離不開對外開放。報告提出,今年開平將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重大機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姿態擁抱大灣區,奔向發展新藍海。

  打開報告,一系列令人振奮的舉措,勾勒出開平構筑外聯內暢交通格局、加快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雄心:

  爭取臺開—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公路、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鶴臺鐵路、深中江城際等項目納入省級高速公路、鐵路網規劃;推進三埠港搬遷,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以江門開展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改革試點為契機,簡化華僑華人投資審批條件,優化華僑華人政務服務環境;深入推進“僑夢苑”開平分園建設,完善涉僑人才服務機制和“僑商僑資回歸”機制……

  軟硬兼施、雙管齊下,也為開平進一步拓展區域合作廣度深度提供了更足的底氣。例如,該市將加快建設“開平優品”縣級行政區品牌和鎮級行政區品牌,高質量承辦首屆中國區域品牌博覽會;搶抓省新一輪產業轉移政策機遇,加強與中山對接,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依托國際衛浴創新基地,與佛山共建高端衛浴產業園;深化與鶴山在園區、人才、交通互聯互通等方面的合作,積極謀劃產業類共建項目,爭取江門區域平衡發展基金支持。

  而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今年開平將高水平運營赤坎華僑古鎮,加快完善古鎮業態布局。同時,協助江門辦好第二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爭取大會固定會址落戶赤坎華僑古鎮。加強與港澳等地的交流合作,拓寬“優游”合作“朋友圈”。加快推進開平碉樓牽手法國文化系列活動,持續辦好世界文化遺產嘉年華、“設計激活世遺”國際文創大賽等活動。

  報告還提出,要充分發揮消費基礎作用、投資關鍵作用、出口支撐作用,推動“三駕馬車”協同發力,跑出經濟恢復提振“加速度”。

  新的一年,開平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建設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推動195項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200億元;力爭工業投資超140億元,占全部投資的比重超49%;支持外貿企業“出海”搶接訂單,鼓勵企業抱團參加法蘭克福衛浴展、廣交會等國內外大型展會,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加強水口水暖衛浴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打造出口金名片;加快申建開平保稅物流中心(B型),依托開平市跨境電子商務分揀清關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江門開平)優質農產品供應及出口基地等平臺……

  信號3:以城鄉融合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爭創“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示范縣,開平有什么妙招?報告提出,2023年開平將緊扣縣域振興,統籌城鄉共進,以城鄉融合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精耕細作,寫好現代農業“大文章”。今年,開平計劃完成1.3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建設任務,持續抓好“種業長廊”建設。加快家禽、茶葉、絲苗米等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馬岡鵝、禽蛋、茶葉、絲苗米產業,力爭四大特色優勢農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0%,培育省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家。

  此外,僑鄉還將加快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開平冷鏈園區、馬岡鵝預制菜產業園、春浩屠宰和預制菜加工基地、功能性水稻種質資源創新及萬畝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

  在提升城市品質方面,開平將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加快補齊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環境基礎設施、產業配套設施、產城融合等領域短板,完成赤坎大道建設、祥龍南路和富逕路升級等工程。同時,規劃建設天璽灣社區公園和寶源、新昌中兩個口袋公園;加快推動13個老舊小區改造,推進老舊排水系統升級,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完成3000個停泊車位智慧化改造。

  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也是今年開平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為此,該市將強化鄉鎮聯城帶村功能,建強中心鎮,因地制宜建設特色鎮、專業鎮,努力形成一批名鎮、名品。同時,支持赤坎鎮持續做好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中心鎮建設工作,加快建設赤坎新區;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高標準打造“邑美僑鄉 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爭創“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原則,規劃新建三條鄉村振興示范帶。

  接下來,開平還將持續推進農村污水處理、廁所、道路等基礎設施和“四小園”建設,新建10個綠化美化鄉村。同時,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積極申報和實施廣東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省級產業轉型升級和美麗家園項目;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完成塘口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程。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