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縣城航拍圖。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成功創建“嶺南蔬菜之鄉”;華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肇慶分院、懷集縣嶺南蔬菜之鄉研究院落戶;10個已簽約項目實現同日供地;34個制造業項目集中簽約、動工、竣工、投產;下帥鄉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詩洞鎮被認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
今年以來,肇慶懷集吹響了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號角,錨定“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和建強肇慶市域副中心”目標任務,統籌好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一體推進富縣強鎮興村,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懷集新路、展現懷集擔當。
打響制造業項目建設“大會戰”
10個已簽約項目實現同日供地
9月26日,懷集舉行2023年制造業項目集中簽約、動工、竣工、投產儀式,集中簽約、動工、竣工、投產項目共34個,計劃總投資額達51.28億元,涵蓋金屬加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飲料、新能源、紡織業等多個領域。
面對產業基礎薄弱的實際,懷集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打響制造業項目建設“大會戰”,錨定“進位縣”發展定位,實施創先進位消薄行動,以產業為龍頭持續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今年以來,懷集堅持招商引資和增資擴產雙輪驅動,發揮招商“一把手”領頭制、“黨政協同大招商”等機制作用,聚焦產業強鏈補鏈延鏈開展精準招商,通過“以商引商”模式獲得落地企業推薦配套項目9個。
1—8月,懷集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預計43.08億元,實現制造業年度建設實際投資額21.5億元、工業技改投資3.6億元,其中制造業年度建設實際投資額進度排名全市第一。
制造業項目加速保質落地建設投產,是懷集全面貫徹落實市制造業項目建設“大會戰”動員大會部署要求的結果。
今年,懷集實施“筑巢行動”,加快園區“七通一平”標準化建設,已完成園區土方平整650畝,形成熟地488畝,還通過處理歷史遺留問題釋放產業用地900畝,可滿足當前已落地招商引資項目用地需求。
通過現場調研和會上座談等方式,懷集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定期到縣工業園區了解已簽約項目選定地塊土方平整工程進度,協調解決工程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壓實分管縣領導和部門責任,要求限期提供熟地推動項目加快落地建設。
8月8日,懷集連續召開多場會議,審議通過了包含7個已簽約未供地項目在內的12個制造業項目土地出讓事宜,進一步為項目落地爭取時間。8月31日,懷集10個已簽約項目實現同日供地,為“大會戰”開好局、起好步。
1—8月,廣佛肇(懷集)經濟合作區稅收同比增長88%;完成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含增資擴產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08.6%。
打造富民產業
成功創建“嶺南蔬菜之鄉”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面積最大縣,懷集擁有優質耕地約47.54萬畝,年產蔬菜68萬噸,日產蔬菜可滿足超300萬人需求。
近年來,懷集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和廣東省東西部協作肇慶產業基地功能定位,聚焦“百千萬工程”,成功創建“嶺南蔬菜之鄉”,堅決把蔬菜產業打造成為富民主導產業,以蔬菜產業“小切口”推動農業產業“大變化”。
如今,懷集建成供港蔬菜備案基地4個,蔬菜類的省“菜籃子”基地5個、市“菜籃子”基地7個,全國名特優新蔬菜產品3個,冷坑鎮是全國“一村一品”蔬菜專業鎮。懷集產韭菜花占到廣東省產量的35%以上。
經過多年發展,懷集已建成較為完善的蔬菜產業鏈,初步具備了從田頭到餐桌全程冷鏈倉儲保鮮、加工和運輸配送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全發、潤豐、鑫佰鴿等企業可從事蔬菜初加工;地豪食品每年可精深加工蔬菜2萬噸;華舉供應鏈公司建成庫容2.4萬立方米冷庫,可滿足當前蔬菜經營主體倉儲需求。
此外,作為唯一寫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縣級城市,懷集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
隨著交易博覽中心、綠色農副產品檢測中心、大西南農產品進出口服務平臺等重要載體相繼投入使用,懷集初步構建“一中心多節點”產業閉環,包括蔬菜在內的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功能顯著增強。
以成功創建“嶺南蔬菜之鄉”為契機,懷集規劃用三年時間,至2025年底,擴種蔬菜種植面積達35萬畝,建成懷集蔬菜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蔬菜產業的全產業鏈發展。
實施鄉鎮強專特分類創建行動
走各具特色強鎮之路
今年,懷集實施鄉鎮強專特分類創建行動,將全縣19個鄉鎮(街道)分類為城區鎮2個、中心鎮2個、專業鎮7個、特色鎮7個、普通鎮1個,以下帥鄉、冷坑鎮、橋頭鎮為破局點,推動各鄉鎮(街道)走出獨具自身特色的強鎮之路。
懷集著力將冷坑鎮打造成為縣域副中心、發展成為小城市,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扶持做強蔬菜、花生、肉牛、稻蝦等特色產業,圍繞禪宗文化促進“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創建圩鎮面積達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4萬人的綜合實力強鎮。目前,冷坑已引進全發、澤豐、潤豐、豐綠源等現代農業企業8家,涵蓋農、林、牧、漁等多個領域。
下帥鄉列為市“兩工兩農”4個鄉鎮高質量發展試點之一,懷集努力將下帥鄉打造成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系統實施黨建引領等“六大工程”,全力創建美麗圩鎮建設省級示范點,打造“一河兩岸”農文旅景觀帶,持續做好“牛(黃牛)、茶(單叢茶)、酒(壯瑤紅酒)”三字文章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今年,下帥鄉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懷集將橋頭鎮定位為文化旅游類特色鎮,重點打造環燕巖馬拉松生態步道,將沿線紅色文化、古驛道文化、金燕文化產業和農業示范基地“串珠成鏈”,打響“六月六金燕文化旅游節”品牌,推動創建成為肇慶市文旅特色鎮。
懷城街道將“建設商貿現代鎮”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圩鎮美食經濟帶,釋放縣域經濟新動能;梁村鎮著力打造商貿現代鎮,發展以譚脈西瓜為重點的特色農業,激活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藍鐘鎮聚焦山水風光類特色鎮的發展定位,擦亮名事、名山、名水、名樹四張名片;甘灑鎮發展“一紅三綠”產業,將山多地少的劣勢轉變為發展的優勢……
懷集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懷集將按照“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要求,堅持量化目標任務、落實發展思路、細化工作舉措,全面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