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 工作部署 > 壯大縣域經濟

以頭號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強縣促鎮帶村 闖出潮州新路

時間 : 2023-12-21 11:13:0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潮州.jpg

潮州持續推進圩鎮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圖為饒平縣浮山鎮。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突出短板,也是最大潛力板。一年來,廣東吹響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沖鋒號”——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并將其作為頭號工程全面推進。

  頭號工程,頭號力度。潮州將“百千萬工程”作為破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夯基壘臺、創先爭優,抓兩頭、帶中間,實現“百千萬工程”開局良好、起勢有力,也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潮州路徑。

  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活力更足、上下貫通協同聯動工作運行體系動能更強、強縣促鎮帶村發展質量更高……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潮州正“擰緊發條”、提質提速,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實施。一個生機勃發的新潮州正躍然于濃墨重彩的“百千萬工程”實景圖上。

  建章立制 上下貫通協同聯動

  如何保障“百千萬工程”各項任務落實到位?潮州突出“建章立制、規范運行”,強化責任鏈條,明確作戰任務,逐步構建上下貫通協同聯動的工作運行體系。細細觀察這一工作體系可以發現,其不僅體現了既抓當下也謀長遠的系統思維,且更加關注前后變化、落實成效,以及老百姓的獲得感。

  矩陣式指揮體系正是其中一個方面。潮州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并召開全市動員大會、每季度指揮部會議,對各項工作進行部署推進。同時,成立由市委副書記任主任的指揮辦,集中市委政研室(改革辦)、各相關職能部門和縣區精干力量,實現實體化運作。目前已組建9個工作專班和市工作指導組,各縣區、各鎮街也均成立相應指揮架構,確保各項工作保障有力。

  在此過程中,潮州堅持“一把手”帶頭抓落實。市委主要領導謀劃召開“一周一書記專題會”,聚焦“百千萬工程”重點領域,策劃12個專題,逐個區域、逐個領域、逐個行業摸準“百千萬工程”實施情況,并落實督查室及時梳理會上各單位反映的問題,跟蹤督促問題解決。至目前已召開“推動特色產業集聚發展”等10個專題會。同時,狠抓六大重點攻堅工作制度,圍繞工業投資等重點工作,做到每月一調度,推動縣鎮比學趕超、競標爭先。

  一份份文件、一項項制度、一條條措施,為潮州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實施夯基壘臺、架梁立柱,令工作體系更加明晰。在制定體現發展思路、突出本地特色的具體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考核評價項目責任分工、典型鎮村比學評星、市領導掛鉤聯系中心鎮和欠發達鎮及典型試點村等政策措施。各工作專班和市直單位也圍繞“百千萬工程”制定出臺一批產業、商貿、人才、科技、土地、生態保護、財政、金融、民生保障等配套支持政策,形成“1+N+X”政策體系,目前已出臺文件97份。

  潮州還細致構建監督體系——統籌市紀委監委和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工作專班、工作指導組力量,深入各縣區和14個鎮(街)、21個村(居)以及部分企事業單位開展“百千萬工程”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并糾正各級各部門在思想認識、執行能力、違紀違法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市委巡察辦將“百千萬工程”納入巡察重點內容,對2個鎮街提級巡察,并下沉28個村級黨組織了解情況,對18個鄉鎮和146個村開展聯動巡察。

  城鄉融合 把短板變為潛力板

  看縣域,產業園區擴容擴能,生產項目陸續投產;看城鎮,美麗圩鎮建設“七個一”有序推進,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生機勃勃;看鄉村,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民收入增長,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看城鄉融合,“硬聯通”和“軟聯通”有序推進,城鎮綜合承載力、鄉村生活舒適度不斷提升……

  聚焦縣域發展、城鎮提能、鄉村振興、城鄉融合,潮州把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更好地統籌起來,全面推進強縣促鎮帶村,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

  縣域強,則省域強。“百千萬工程”的主陣地在于縣。撬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潮州注重差異化謀劃縣區發展路徑:“工業強區”潮安區突出其特色優勢,以“五大提升行動”為牽引,深入實施產業倍增行動,當好全市制造業當家生力軍,爭創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示范區;作為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饒平縣突出“臨港新城”特色優勢,堅持港產城聯動,推動潮州港經濟開發區等園區擴容擴能、提質提效,爭當全省“融灣建帶”排頭兵;湘橋區以“中心城區”的特色優勢,縱深推進“六大行動”,抓好產業經濟發展、古城保育活化、新城規劃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

  鄉鎮是聯城帶村的重要節點,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一環。按照美麗圩鎮建設“七個一”要求,潮州圍繞“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線”治理、“風貌示范帶建設”等重點建設任務,持續推進圩鎮人居環境品質提升。

  在潮安區庵埠鎮,糖果小鎮和預制菜“兩條腿走路”,庵埠“糖果小鎮”食品產業發展承載平臺和“庵江溪一江兩岸”主體功能平臺同頻共振。下決心把食品工業搞上去,已成為全鎮共同努力的方向。在這里,一座世界級“糖果小鎮”正在崛起。

  正如庵埠鎮一樣,在“一鎮一策”之下,潮州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不斷做強做大,10個省級農業產業園加快提檔升級。

  鎮村聯動,各美其美。潮州由表及里,塑形鑄魂,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村村有美景、村村有產業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藍圖正照進現實——全市所有村莊完成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整治并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65.95%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聚力“一村一品”,現代民宿、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在潮州四處“開花”,鳳凰單叢、花卉、蔬菜、橄欖等特色農業不斷壯大,促進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

  在潮州縣鎮村,更多的變化正在發生。

  抓住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契機,借力深圳幫扶力量,潮州規劃建設27.05平方公里產業轉移主平臺、深潮共建產業合作園區和15個縣域特色產業園區,還在大灣區建立首個反向研發飛地項目“潮州—羅湖創享島”。向海而興,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總投資4.28億元的218口重力式深水網箱養殖項目首批網箱已投產,花鱸良種場基本完成32個養殖池建設,項目一期已選育1000多條花鱸親魚進行海水適應性培育。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后,潮州今年1-11月全市餐飲業新增注冊主體4046戶,同比增長30.47%……

  城與鄉,不僅要實現特色發展、優勢互補,也要融合發展、協調推進。在這方面,潮州努力強化“一江兩岸”岸線管控和風貌整治,堅持規劃引領和拆建并舉,高標準建設韓江新城,“疏解、整合、提升”舊城,并加快42個老舊小區和22個城中村改造提升。教育、醫療衛生、民政3個“三年提升計劃”,逐步補齊民生短板,用看得見的變化、可感知的實惠回應百姓期盼。

  典型引路 帶動各地創先爭優

  “百千萬工程”貫穿縣鎮村三級,橫向涵蓋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選樹培育典型縣鎮村,集中精力解決一批難題、培育一批樣板,有利于為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探索路徑、作出示范。

  為此,潮州堅持分類指導、特色引領、立足實際,準確把握各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文化特色、發展程度等實際情況,扎實開展典型選樹培育,輻射帶動各地在創先爭優中實現工作整體提升。

  在推動美麗圩鎮提檔升級中,潮州市加快推進潮安區鳳凰鎮、饒平縣柘林鎮、湘橋區官塘鎮創建省美麗圩鎮試點,打造高品質美麗圩鎮。

  立足“綠”的優勢,鳳凰鎮大力開展綠美鳳凰生態建設六大行動,連片實施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整治創建,加快推進下埔片茶園生態環境優化提升和鳳凰水庫生態景區綠美提升等項目。

  柘林鎮的“主色調”則是藍色。立足海灣優勢,該鎮以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為抓手,突出臨港大產業大項目帶動,同時探索產業特色、景觀特色、文化特色與美麗圩鎮建設融合路徑,打造具有濱海特色的新型城鎮。

  官塘鎮不僅有特色美味,也有悠悠古韻。在推動牛肉火鍋、水果、大米、甲魚、獅頭鵝等特色產業發展的同時,該鎮將致力推廣古村落印象旅游,打造日紳現代農旅項目、南野等農旅觀光項目,創新農文旅融合新業態。

  這份美麗也在各個典型村里綻放。在潮安區文祠鎮李工坑村,自然生態、畬族文化、紅色文化多元融合,畬族特色村寨寨門、石榴籽公園、登山棧道等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和美畬鄉”韻味十足;在饒平縣東山鎮東明村,占地120畝的青梅種植及旅游觀光示范基地,吸引著游客前往賞梅,種、銷、賞梅觀光一體化的農旅結合產業鏈逐步成形;在湘橋區橋東街道社光村,共享農場、研學基地成為熱門打卡點,特色農家樂、美食廣場讓游客樂在其中,發展新模式的探索,讓村民增收致富……

  圍繞“好中選優,優中建精”工作思路,潮州創新實施“建百帶千”工程,分三年培育100個美麗鄉村典型村,帶動全市鄉村發展。目前,2023年20個典型村均已達到生態宜居村標準,正在優化規劃設計,加緊建設提升。湘橋區高厝塘村、石谷生態旅游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高厝塘村獲評廣東省“最美庭院”稱號,潮安區叫水坑村列入2023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激發活力 聚焦重點領域改革

  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潮州著力激活改革動力、創新動力。通過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等,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再造體制機制新優勢。

  在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上,出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案》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持續推動人財物等各類要素資源向基層傾斜,塑造縣域高水平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擴權強縣和強縣擴權改革同樣是體制機制改革的題中之義。對此,潮州穩妥推進5項市級行政職權和第二批94項縣級行政執法權下放,推動登塘鎮鎮街執法省級示范點建設和全市首批6個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試點建設,全市49個鎮(街、場)均設立便民服務中心,894個村、126個社區均設立便民服務站,城鄉基礎服務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聚焦楓溪區非建制區這一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潮州市致力理順楓溪體制機制,撤銷楓溪區,恢復楓溪鎮回歸潮安區管轄,全力建設楓溪縣域副中心。同時,以楓溪鎮為中心,引領聯動周邊陶瓷產業重鎮,打造輻射帶動潮安全域重點鎮、特色鎮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更大力度激發體制機制活力。

  村集體經濟要實現躍升,組織經營機制的完善必不可少。潮州持續推進78個試點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探索出產業帶動、服務創收、生態農旅、盤活資產、管理增效、自我增值等6類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不斷推動集體資產增值保值。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今年來全市新流轉土地面積約2.69萬畝,整備農村閑散土地1575畝,農民集中式住宅建設、潮安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饒平縣黃岡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10個試點工作有效推進。

  潮州還創新金融支持服務,開展金融結對協作,選派銀行員工駐鎮駐村擔任金融助理專職干部,為縣鎮村各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通過常態化舉辦銀企對接會,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創新“一鎮一貸”“整村授信”“行業授信”等信貸模式,推出“陶易貸”“單叢茶貸”“水產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并與8個行業協會單位開展戰略合作,總授信額度達45億元。以鳳凰鎮為試點打造的“茶旅金融”特色銀行,為潮州鳳凰茶茶葉飄香、茶業增收、茶農添金提供了助力。目前,潮州“整村授信”已覆蓋889個行政村,覆蓋率99%。

  撬動資源 廣泛凝聚多方力量

  9月11日,潮州市“百千萬工程”專家智庫正式成立運作,首批聘請26位來自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黨校及有關行業的資深專家學者,為潮州“百千萬工程”工作建言獻策。

  推進“百千萬工程”,需要廣泛凝聚多方力量。潮州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引領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搭建平臺、撬動資源,為推進“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勁動能。

  如何以“高校所能”對接“縣域所需”?潮州大力支持韓山師范學院、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饒平縣高水平開展“雙百行動”。同時,還建立由韓山師范學院、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市自然資源規劃和調查監測中心等3家技術單位分別幫扶饒平縣、潮安區和湘橋區的對口幫扶機制,推動市域內區縣優勢互補、聯動發展。

  聚力賦能,企業也是重要力量。

  完成潮安區古巷鎮紅色公園約2萬平方米覆綠、赤鳳鎮鄉村振興照明工程建設和登塘鎮白水村溪邊公廁建設,幫助湘橋區鐵鋪鎮鐵鋪中學至技師學院路段進行道路改造和增設水渠蓋板,推進饒平縣20個美麗圩鎮公共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中建四局與潮州多個鄉鎮簽訂了《結對幫扶協議》,簽約幫扶項目8個,計劃投資總金額120余萬元。截至目前,已累計落實幫扶資金近80萬元。

  像這樣鎮企結對幫扶的故事,正在潮州大地不斷涌現。在潮州的積極動員之下,企業積極參與本土建設。其中,廣東建工、太平洋建設集團、水電九局、中建四局、中鐵建工等企業與潮州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前,全市41個鎮均已與企業結對幫扶,并形成67個幫扶項目,總投資金額8036.3萬元,實際幫扶金額約2424.4萬元。湘橋區高厝塘村“萬企興萬村,幫扶我爭先”還入選廣東“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十大典型案例。

  潮州還充分發揮僑鄉潮商優勢,成立鄉賢聯合會,建立各地潮汕商會負責人聯絡清單和在外鄉賢清單,廣泛聯絡各地工商聯、商協會、企業,發動在外鄉賢回鄉投資、投身“百千萬工程”。

  更多鄉土人才參與到“百千萬工程”中。圍繞鄉村規劃和風貌管控等領域,充分發揮本土鄉賢助推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推動縣鎮村三級建立鄉賢資源庫,形成助力潮州高質量發展的“智囊團”。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