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潛力板。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廣東、時刻關心廣東。他在視察廣東時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廣東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頭號力度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將其作為廣東的優勢塑造工程、結構調整工程、動力增強工程、價值實現工程。
今年以來,全省122個縣(市、區)、1613個鄉鎮(街道)、2.65萬個行政村(社區)蓬勃發展,在壯大縣域經濟、建設美麗圩鎮、推動鄉村再造、促進城鄉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錨定“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目標邁出堅實步伐,以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全省全域高質量發展,奏響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協奏曲”。
縣域振興 滿盤皆活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增強縣域承載能力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興則全省興。
“百千萬工程”主抓到縣、由縣主抓,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讓縣域這個戰略支點全面強起來。
走進肇慶四會市精細化工工業園,保鴻涂料(廣東)有限公司立體廠房里,自動化生產線自上而下貫通。工人只需對設備輸入指令,產品就能從原料輸入到成品輸出實現“一氣呵成”。今年前三季度,園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8.74億元,同比增長35.79%。
以一域窺全局。四會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今年入圍全國百強縣名單。
在工業強縣帶動下,廣東縣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特色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現代化海洋牧場加快建設,沿海各縣唱響“海洋牧歌”。2023年至今,廣東已開工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90個、總投資額超200億元。富民興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培育打造糧食、蔬菜等10個千億產業集群,高州荔枝、徐聞菠蘿、大埔柚子等特色農產品產銷兩旺,推進33個縣域商業示范縣建設。
57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惠州博羅縣、肇慶四會市上榜全國百強縣,全國百強區數量穩居第一。
答好縣域振興這道“必答題”,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是重要抓手。
今年10月,2024廣東(清遠)時尚產業大會在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舉行。廣清紡織園目前已吸引超500家企業落戶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廣清紡織園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5.53億元,同比增速27.21%,帶動所在的清城區以及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
目光投向江門,該市正計劃承接更大規模的產業有序轉移,已準備超200塊100畝以上的連片帶指標工業用地,面向全球“掛榜招商”。前三季度,江門主平臺承接產業有序轉移項目50多個,計劃投資總額超160億元。
今年以來,廣東統籌推進產業有序轉移,粵東粵西粵北12個產業轉移合作園區加快布局建設。全省共建設孵化器、園中園等多種形式“反向飛地”超110個,15個產業轉移主平臺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443億元,承接國內特別是珠三角產業轉移項目579個,總投資約2056億元。
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今年“百千萬工程”的重點工作。
首批15個縣(市)新型城鎮化試點示范效應初步顯現,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日趨完善,商圈日益便捷繁華,縣域承載能力更強。全省開工改造縣城老舊小區209個,建成“口袋公園”2591個。持續優化縣域營商環境,復制推廣珠三角優化縣域營商環境23個典型案例。
與此同時,廣東開展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先行。
不久前,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以下簡稱“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省道S254(龍門段)改建工程開工儀式舉行。該項目以“8字形”串聯南昆山和羅浮山。今年,省委規劃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將其作為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廣州、惠州2市4縣(區)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隨著“百千萬工程”和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的縱深推進,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逐步鋪開,縣域消費潛能進一步釋放。
鎮村和美 氣象萬千
加快建設美麗圩鎮,扎實推動鄉村再造
走進韶關南雄珠璣鎮,紅瓦白墻錯落有致,竹林公園里流水潺潺,圩鎮風貌和諧美觀?!敖衲赕偵洗笞儤?,吸引了很多游客,我們的生意也好了很多?!贝饔浿榄^巷飯店老板戴德金感嘆道。
為打造“內外兼修”的美麗圩鎮,珠璣鎮籌集各類資金,完成主街道外立面、街道柏油路面等一批項目建設?!佰祖傦L貌得到很大改善,這兩年返鄉創業青年都多了不少?!敝榄^鎮相關負責人說。
鄉鎮,是聯城帶村、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也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鞍偾f工程”實施以來,廣東全面鋪開美麗圩鎮建設,擦亮鄉鎮人居環境底色,提升公共基礎設施成色。
今年以來,全省謀劃實施鄉鎮建設項目1.2萬個,開展“六亂”專項整治行動,構建風貌規劃設計體系,探索駐鎮首席設計師制度,指導各地塑造特色風貌,建成839個圩鎮客廳、997條示范主街、3542公里美麗河道,扮靚圩鎮顏值,成為群眾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鎮街美起來,產業也興旺起來。廣東做大做強中心鎮,做專做精專業鎮,做優做美特色鎮,推動全省1613個鄉鎮(街道)迸發活力、激發勢能,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煥發新生機,124個鎮入選全國千強鎮。
千強鎮,是鎮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從全國來看,廣東鎮域發展繼續位列第一梯隊,其中3個鎮街躋身前十,頭部引領帶動效應明顯。從省內來看,珠三角今年新增13個鎮“闖進”千強鎮,粵東粵西粵北7個鎮保持入圍,廣東鎮域實現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鎮村聯動,城鄉一體。今年以來,廣東有力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
走進潮州市饒平縣大埕鎮上東村,寬闊平整的道路貫穿村莊,村道兩旁綠樹成蔭,獨具特色的“四小園”點綴在房前屋后,呈現出一幅“村在綠中、綠在村中”的美麗畫卷。
這得益于全省扎實推進鄉村再造,持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基本實現全省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全省農村現有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7%以上,“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鄉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已覆蓋全省所有行政村。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目前,90%以上村莊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全省基本建成129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各地因地制宜利用“四旁”“五邊”植綠增綠,在村頭種植鄉土樹種,建設小公園4.95萬余個。
農村人均收入顯著提升。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全省布局11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2個國家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年高于城鎮居民,農民“錢袋子”越來越鼓。
在“百千萬工程”帶動下,廣東奮力闖出發展新路子,千鎮蝶變、萬村共富的“愿景圖”正加快變為“實景畫”。
城鄉融合 改革賦能
推進要素雙向流動,深化機制體制改革
“今天來給小孩辦理身份證,發現這里也有母嬰室,環境干凈、用品齊全,服務也很貼心?!睅迊砩仃P市仁化縣董塘鎮黨群服務中心辦事的陳女士滿意地說。
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關鍵是要讓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近年來,廣東將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作為重要任務,促進發展空間集約利用、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覆蓋,推動城鄉雙向流動,努力讓繁華的城市與和美的鎮村交相輝映。
“城區的路燈更亮了、道路更寬了,空中私拉亂扯的線路也沒有了?!闭谡拷辛_州街道一側店鋪門前下象棋的居民陳鐵山點贊城市的變化。
作為廣東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廉江市不斷升級基礎設施,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全省各地聚焦群眾需求,讓城鄉區域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更加均衡。數據顯示,全省圩鎮建有學校1.51萬所、鄉鎮衛生院2147所、養老服務機構1167家、綜合文化站3517個、快遞物流點1.14萬個、各類體育場館2.85萬個。
不僅在基礎設施硬聯通上下足“硬功夫”,更在推動體制機制軟聯通上下足“實功夫”。
走進肇慶市高要區祿步鎮綠水村,只見村中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有序地排列在一起。
“對于村民來說,屋頂光伏是一項零投入但可長期收益的項目?!钡笮阌⑹亲钤缫慌С职惭b光伏板的村民,也是高要區用改革賦能“百千萬工程”的受益者,其“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做法于日前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當前,集成式改革為全省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加快形成。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煥發生機。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千名農村職業經理人培訓計劃,遴選12個縣(市、區)開展供銷合作社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試點,農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下薄弱村基本清零。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盤活資源。目前,全省42個試點已完成投資650億元,整理農用地6.8萬畝、建設用地4.7萬畝、生態保護修復土地39.5萬畝,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近6.2萬畝,建立“百千萬工程”項目用地“指標池”。
——財政金融活水下沉到縣鎮村。推進擴權強縣、強縣擴權,出臺財政“省直管縣”實施方案。截至今年9月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7萬億元,同比增長11.7%。
——廣泛發動各方力量投身建設。新型幫扶協作不斷開花結果,實現對全省57個縣(市)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建筑業央企助力鎮村建設提質增效,1646家建筑業企業結對幫扶項目開工4740個,投資金額超500億元?!半p百行動”促成校地“雙向奔赴”,138所高校與86個縣(市、區)開展結對。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鞍偾f工程”不斷激發促進城鄉融合的澎湃動能,凝聚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數讀“百千萬工程”成效】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培育壯大縣域特色產業:南山、天河等17個區位列全國百強區,推進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5個數百億級集群建設。推動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90個,總投資超200億元。復制推廣珠三角優化縣域營商環境23個典型案例。
●加快推動產業有序轉移:15個產業轉移主平臺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443億元,承接國內特別是珠三角產業轉移項目579個,總投資約2056億元。
推進美麗圩鎮建設
●持續抓好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高質量完成典型鎮等144個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三線”下地改造4778公里。
●組織建筑業企業助力鎮村建設:4家企業與556個鎮(街)結對共建,謀劃共建項目3173個。
扎實推動鄉村再造
●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全省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7%以上,36個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全省新增綠化面積4000公頃,新增綠化帶長度7919公里。
●持續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897個村開展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試點、50個村開展農業職業經理人試點。全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2.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