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省委書記黃坤明到廣州市花都區,深入鎮村建設一線,實地檢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成效并開展專題調研,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盯目標任務,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努力推動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以真真切切的變化和惠民實效,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位于獅嶺鎮的馬嶺觀花植物園是全國首個以觀花植物為特色的國家植物園專類園。當地依托植物園正在推進建設大型花卉產業綜合體。雖是初冬時節,但園內以三角梅為代表的各類花卉競相綻放,呈現出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黃坤明沿著植物園小徑,步行察看特色觀花植物的培育管護工作,并聽取當地黨組織負責人和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的介紹,詳細了解花卉產業綜合體規劃建設情況和惠民增收成效。他強調要精細做好植物園的管養運維,選育更多花卉優良品種,讓廣東特色花卉與嶺南園林造景藝術有機融合,將植物園打造成為花城廣州的亮麗新名片。要做大做強花卉產業,用足用好毗鄰空港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更好開拓海內外市場;積極探索花卉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延伸拓展科創教育、生態休閑、特色民宿、主題商店等多種功能和業態,有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持續開拓富民增收渠道。
赤坭鎮竹洞村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黃坤明走進村中,深入考察盆景種植、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和環境治理美化、風貌提升工作進展,關切詢問村集體收入和農民增收等情況。他勉勵當地持續抓好生態修復保護,守好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家園,下力氣發展壯大盆景種植這一富民興村產業,培養造就更多種植能手、盆景大師,讓村民們依靠匠心巧手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時依托盆景產業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大力開發研學、演藝、電商等文旅新場景,全面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和發展后勁。
炭步鎮塱頭村是廣州極具嶺南特色的古村落。黃坤明深入村中察看古民居、老街等保護修繕進展,并與鎮村負責人和進駐該村進行文旅產業開發的經營者深入交流,詢問了解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和產業項目運營情況。他指出,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承載鄉愁記憶、傳承歷史文化,是不可替代、無法再生的寶貴遺產,要始終堅持保護優先,充分遵循村落自然肌理強化保護修繕,堅持修舊如舊,確保特有歷史風貌和文化特色得到完整保留。要在高水平保護基礎上有序推進活化利用工作,深挖歷史文化內涵,積極引入市場力量做好文旅資源整合和開發,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讓古村落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黃坤明在調研中充分肯定廣州市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扎實有力,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強調要堅定不移把“百千萬工程”作為牽引高質量發展全局的重大舉措抓緊抓實,錨定優勢塑造、結構調整、動力增強、價值實現戰略方向,聚焦重點工作,抓住關鍵環節,一件接著一件辦好辦成,一年接著一年穩扎穩打,以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把“百千萬工程”推向深入,不斷激發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努力在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上樹標桿、作示范。要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立足廣州特色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智慧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集約高效農業,著力在提升農產品價值、延伸產業鏈條上下功夫,強化冷鏈物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拓展鄉村民宿、農事體驗、農旅融合等鄉村產業新業態,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發展,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要持續用力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城鄉有別、疏密有致,強化規劃引領,推進鄉村空間布局優化和風貌提升,健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體制機制,打造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長長久久的和美鄉村。要積極探索超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從實際出發分類推進強區促鎮帶村,突出把鎮這個節點做強,加力提速發展鎮域經濟,大力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率先構建更加完善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要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總結好推廣好從化國家級試點經驗,統籌好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大力推動低效用地集中連片開發,有序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不斷優化城鄉生產、生活、生態布局。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力量作用,進一步完善各項政策機制,深入做好組織發動工作,引導企業發揮技術、產業、人才等優勢,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充分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鞏固發展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省領導宋福龍、郭永航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