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省委書記黃坤明到珠海市,深入村鎮、企業、港口碼頭和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就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抓好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部署落實和四季度經濟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切實增強擔當作為、加快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苦干實干的特區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強大動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水平更高,有力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
正在建設中的黃茅海跨海通道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將于近期建成通車。黃坤明深入項目施工現場,實地察看工程建設進展,向建設者們致以誠摯慰問,希望大家始終把安全和質量擺在首位,抓好后續工程建設,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樣板工程。黃坤明說,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跨海通道工程,是繼深中通道后我省又一個融通珠江口東西兩岸、鏈接粵東粵西的超級工程。他要求省市有關部門前瞻謀劃好黃茅海通道開通后與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的協同聯動,最大限度發揮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綜合效益,助力改善區域交通格局、提升珠江口東西兩岸一體化發展水平。其間,黃坤明還聽取了珠海中山江門三地規劃推進珠西都市圈城鄉統籌高質量發展的情況匯報,強調要加強研究論證,細化規劃設計,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共建和公共服務共享等,強化協調聯動,積極探索珠西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位于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高欄港是珠三角西岸唯一的深水良港。黃坤明來到港區,與有關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港口功能布局、配套設施和班輪航線、日常吞吐量等運行情況,并實地考察碼頭裝卸作業,強調要加快建設智慧綠色港口,有效提升集疏運效率,持續強化綜合樞紐功能;充分發揮通江達海的地理優勢和海陸空毗鄰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江海、海鐵、海空等立體交通、多式聯運,加強與區域內港口的協調聯動,不斷拓展貨源腹地和經濟縱深,合力加快打造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要堅持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強港口與經開區的規劃統籌和功能配套,以更大力度支持臨港產業、物流業和港航服務業發展。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金灣區三灶鎮木頭沖村通過盤活村中沙灘、民房等資源開發文旅項目,有效帶動村民和村集體增收。黃坤明走進游客服務中心、特色民宿,與項目開發負責人、非遺傳承人和村黨組織負責人等親切交流,詢問了解國慶假期客流等經營情況,并沿步道察看村莊綠化美化、整體景觀設計和農房風貌管控現狀。他指出,實施“百千萬工程”,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農民增收獲益,核心是發現價值、塑造價值,要下功夫挖掘整合好文化遺跡、特色建筑、民間技藝、田園風光等鄉村文旅資源,久久為功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房規劃設計,堅持用好鄉土材料和農村工匠開展微改造,不斷提升鄉村風貌品質,持續帶旺鄉村旅游。
黃坤明在調研中充分肯定珠海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強調要堅決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常委會在珠海調研并召開會議時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積極進取、主動作為,以奮勇爭先、敢闖敢為的姿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實打實的發展業績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增長極、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城市樣板。要全力以赴抓經濟穩增長,落實好中央及省存量政策,密切跟蹤增量政策,打通堵點卡點,確保直達一線、惠及基層,更好改善社會預期、拉動投資增長、拓展外貿市場、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經濟運行提速提質,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堅定踐行服務“一國兩制”實踐的使命,高水平開發好建設好橫琴,錨定實現第一階段發展目標聚力攻堅,加力加速推動澳資澳企導入,著力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加快建立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推動做大做強澳珠這個極點、打造支撐帶動大灣區建設“實力三角”的關鍵一角。要切實扛起推動珠西高質量發展的“頭雁”責任,聚焦強化核心引擎功能,集中資源力量開發和做強西部片區,盡快打開發展空間、提升發展能級,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戰略通道作用,進一步強化門戶樞紐功能,促進區域間產業聯動、功能對接,更好引領珠西都市圈協同發展、有力輻射帶動粵西地區發展。要堅持新老并舉提升產業層次、做大產業規模,堅定不移抓工業投資、技改投資,推動智能家電、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優勢主導產業提質升級、成鏈成群發展;緊盯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綠色能源等產業新風口,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盡快形成創新閉環、產業閉環,掌握先發優勢。要因地制宜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深入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持續提升縣鎮村規劃設計和開發建設水平,下功夫做好做足海的文章,努力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蹚出路子、走在前列。
省領導陳建文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