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汕頭又向前邁出了堅實一步。近日,《汕頭市產業地圖》發布,直觀呈現市內各主導產業的空間集聚情況、各區縣用于招商引資的可開發用地情況以及產業空間布局引導,推進實施產業鏈“集群式”招商。
制造業支柱產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動力,也是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汕頭市委、市政府提出堅定不移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圍繞打造產值超7000億元的“三新兩特一大”產業集群,大力實施“百億企業、千億產業”培育計劃,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國際風電創新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先行區建設,打造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中國玩具禮品城等國家級區域品牌,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為保障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汕頭市發展和改革局聯合市自然資源局、市投資促進局共同編制《汕頭市產業地圖》,共梳理全市產業地塊221個,總用地面積3983.57公頃,地塊平均規模為18.03公頃。產業地圖重點對“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現狀空間集聚情況、各區(縣)近期可供開發建設產業地塊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匯總,形成全市產業招商地塊地理數據庫,并通過“一圖一表”的形式,呈現各區(縣)產業地塊的名稱、面積、所屬平臺(園區)、土地整理階段、擬發展產業等屬性,支持推動精準招商。
據悉,汕頭全市產業地塊按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分類,分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基礎配套產業、現代服務業四類。其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共73個,總用地面積1603.05公頃,主要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大健康等“三新一大”產業;以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共14個,總用地面積342.65公頃,主要發展玩具創意、紡織服裝“兩特”產業;以基礎配套產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共23個,總用地面積382.14公頃,主要發展食品飲料、輕工裝備、橡膠塑料、印刷包裝、節能環保等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共111個,總用地面積1655.73公頃,主要發展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會展、旅游休閑以及“三新兩特一大”關聯服務業等。
產業地圖有什么功能?“我們將強化產業地圖的運用,發揮其‘指揮圖’和‘引導圖’作用。”汕頭市發展和改革局產業科科長杜曉介紹,一方面,把產業地圖作為政府“指揮圖”,發揮其在各區(縣)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基礎作用,利用現代產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M0)、標準地、“工改工”等政策推動項目和招商引資精準匹配,讓項目實現快速落地;另一方面,把產業地圖作為企業“引導圖”,充分利用鏈主企業、廣東汕頭大型產業集聚區重點產業平臺、創新平臺等各類資源,深入了解“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空間布局和《產業項目準入參考指引》導向,明確定位、找準市場、形成集聚,加快推動產業投資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