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午,深圳蛇口郵輪母港,一場跨越中國和德國的商機之旅即將開啟,30家深企將前往香港包機(艙)組團參加2022年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醫院及醫療設備展覽會(MEDICA)。
就在兩天前,由18家企業29人組成的深圳展團,從廣州機場包機(艙)出發,前往印度尼西亞參加2022(雅加達)智能科技展。
這兩趟航班,不僅載著數十家深企組成的“深圳醫療器械展團”以及“深圳智能制造展團”,還載著斬獲新訂單、拓展新市場的機遇和希望。
為助力企業出海搶單,深圳多批境外參展包機(艙)于11月—12月啟航。今年,深圳將68場境外展會納入境外展覽重點支持計劃。截至10月底,深企已組團參加20余場重點國際展會。
深圳加大企業出海參展政策支持、加強組織與專項服務,搭建“走出去”大講堂線上直播平臺、組織海外經貿代表團,常態化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三年“修內功” 展示“深圳新品”
在深圳蛇口碼頭,深圳市柏明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紅志前來送機,和團隊成員一起,最后檢查行李箱中的部分展品,包括用于生命科學實驗室、分子診斷等領域的高端醫用耗材。
“這幾年,醫療耗材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海外客戶見面的意愿很強烈。”羅紅志介紹,企業90%的客戶在海外。臨出發前,團隊設立了明確目標,用1個半月,拿到每年2000萬營業額訂單。
“這三年來我們雖然沒有參加國際展會,但我們一直在修煉內功,提升產品質量,研發新產品,這次終于有機遇走出去展示我們的產品。”對于深圳市正生技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陳虹熹來說,此次出海“蓄勢待發”。
“通過包機(艙),無論在出行安全、信息共享、旅途時間節約方面,都給企業省了不少事,我們參展企業都非常興奮,也很有信心,能接到更多海外訂單。”羅紅志說。
“本屆MEDICA上,深圳是唯一以市為單位的展團,無論從展位面積還是參展企業數量來說,規模都位居國內展團前三。”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王斌說,組建展團有利于行業中小企業出海搶奪商機,讓企業在保障預算下與海外客戶交流,更高效執行銷售計劃。
“成團出海” 集聚更多資源
“斬獲大單,一路平安。”11月9日,由18家企業29人組成的深圳展團在深圳南山集合,前往廣州機場,飛往印度尼西亞參加2022(雅加達)智能科技展。
深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成空間(深圳)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馬春艷此行去見“大客戶”。不久前,企業已經在當地斬獲一個16萬平的封閉面積項目。“把項目帶到印尼,對于企業來說是個里程碑事件,我們將在這次展會上,展示引領行業的新技術和新應用。”
相對企業獨立參展,“成團出海”將集聚更多資源,帶來多元交流。作為深圳“出海老兵”,創維集團深耕海外市場已有十余年。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海外營銷市場管理部高級經理雷慶告訴記者,此次印尼展會上,創維一方面將展示90寸大屏電視等中高端產品,向海外用戶展示“中國智造”魅力。另一方面,還希望依托“展團力量”,拓展新業務,與當地政府、商會、參展同行交流,碰撞多元產品合作。
常態化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為助力企業發展,深圳多管齊下幫助外貿企業搶訂單穩市場。
深圳市商務局發布《2022年9—12月赴境外參展包機(艙)資助項目申報指南》,對企業參加廣東省組織商務包機產生的包機費用,在獲得省資助的基礎上給予30%的配套資助;對參加深圳市組織商務包機(艙)產生的往返機票費用給予80%的資助。
常態化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今年,深圳市商務局將68場境外展會納入2022年境外展覽重點支持計劃。截至10月底,深圳企業已組團參加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品展等20余場重點國際展會,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都“收獲滿滿”。
10月11日,132家深圳企業參加環球資源秋季香港采購交易會,現場成交金額1700萬美元,在談意向訂單達10億美元。9月27日,深圳市商務局率華為、中興通訊等10家企業赴澳門參加第13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幫助企業拓展澳門和葡語國家市場、簽署框架協議。
深圳還搭建“走出去”大講堂線上直播平臺,聚焦RCEP、跨境電商、合規經營、惠企政策等主題舉辦了12場直播活動,參加企業代表逾17萬人次。
為企業搶單提供全流程服務
深圳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外貿實現高質量發展,出口連續29年居內地外貿城市首位。外貿領域已形成“1+1+1+N”政策體系,并為企業搶單提供從前端到后端的全流程服務。今年前三季度,深圳貨物貿易進出口2.61萬億元,增長3.9%,增速較1—8月增加3.5個百分點。出口1.53萬億元,增長12.9%。民營企業活力充分釋放,出口9082.9億元,增長17.7%,占全市出口總值的59.6%,較上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
深圳還將組織若干場包機(艙)幫助企業“出海”,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組合效應和部門聯動作用,全力推動生產制造企業、外貿企業達成更多實質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