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今年以來,廣東鼓勵各地發放消費券、惠民券等,用于零售、餐飲、文旅、住宿、體育領域消費,活躍消費市場,目前已直接拉動上百億元消費額。
“真金白銀”點旺“煙火氣”。前三季度,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3萬億元,同比增長2.2%,增速比1到8月加快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148.8%,通信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8.6%;網絡零售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4.6%。
在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的消費增長,能明顯拉動相關產業鏈和服務鏈,對推動經濟增長和宏觀經濟復蘇意義重大。
廣東各地已發放多輪消費券
10月28日下午3時,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高新區面向全市發放的3000萬元惠民消費券正式開搶,引發市民關注。本次發放的消費券中,最大頭的是發放到晶東(京東華南區域總部)、美團買菜等本土企業的1600萬元電商消費券。電商企業將通過打折、減免等方式,分批次發放面值30元至400元消費券,提升選購商品售賣豐富度,進一步帶動消費。
今年以來,廣東21個地市通過發放消費券、家電“以舊換新”等形式,積極營造消費氛圍,釋放消費潛力。自5月以來,廣東各地已發放多輪消費券。截至9月21日,全省已發放核銷消費券約11.3億元,直接拉動消費約100億元。
消費券用“真金白銀”的實惠激發了人們的消費潛能,也體現了廣東的發展韌性和經濟潛力。今年以來,潮流集市、即時零售等本地新業態迭現和創新商業項目的不斷涌現,也激發了人們的消費熱情。比如在深圳南山太子灣片區,總投資近百億元的巨型商業體K11 ECOAST正在崛起,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海濱文化零售新地標;在廣州聚龍灣片區,被視為廣州第二家“太古匯”的珠江太古商業項目落地,將為廣州增添國際級商業地標。
新能源汽車品牌門店迅速擴張
“在深圳的各大商圈,新能源汽車租戶激增,僅第三季度就新增23家門店,為年內最高,是上季度開店數量的近4倍。擴張較為活躍的有大眾、華為旗下的問界以及廣汽埃安。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品牌更為多元化,Smart、魏牌、極氪、自游家及高合均在第三季度擴張了新店。”據世邦魏理仕中國區戰略顧問部商業咨詢負責人鐘廉軍觀察,前三季度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擴張速度迅猛。
新能源汽車品牌門店迅速擴張背后,是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巨大需求。前三季度,廣東省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增長6.0%,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48.8%。通信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8.6%。
今年以來,廣東先后出臺“促消費9條”和“加大力度促消費16條”,鼓勵汽車消費、持續優化汽車消費環境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如廣州、深圳進一步完善購車資格規定、增加購車指標;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100%全覆蓋等。
消費需求持續升級,推動供給側加速變革。前三季度全省納入統計的工業產品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76.6%,充電樁增長100.6%。在業內人士看來,廣東前三季度汽車整體產量規模不斷攀升,背后是廣東加速全產業鏈建設,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