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感觸很深。我想先給大家看幾樣東西……”在近日廣東省代表團分組討論的現場,潮州市湘橋區城南小學校長蘇東青代表的“開場白”引起代表們的興趣。
在會場上,蘇東青拿出一件剪紙工藝品,精美的潮州廣濟橋圖案立刻吸引了全場目光。“潮州剪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件是我校學生的作品。”她一邊介紹,一邊又拿出幾件東西,“這些是潮繡、珠繡、彩瓷、麥稈畫,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也都是學生們做的嗎?”有代表問道。
蘇東青點點頭。“兩年前的10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潮州市,視察了廣濟橋等文化地標、察看了潮州的非遺文化作品,對加強潮繡、潮瓷、潮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提出明確要求。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積極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她說,“報告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以來,我們都注意在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增強文化自信,為此,學校針對不同年齡段,開設了非遺特色課程,邀請潮州非遺傳承人團隊上課,受到孩子的歡迎,每個課程報名都‘爆滿’。”
對此,連南瑤族自治縣田家炳民族中學校長盤金生代表深表認同。他注意到,報告中提及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年,廣東扎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深入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是一項重要內容。”他說,要把客家文化、瑤族文化等保護好、傳承好、創新好,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讓孩子們學好學精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接下來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繼續做好非遺文化傳承,不斷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蘇東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