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賢。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鄉村產業如何做大做強?”“村莊建設能否保留原土鄉味?”“如何盤活村里的‘爛尾地’?”……翻開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云浮市云城區前鋒鎮羅坪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勤賢代表走村入戶調研收集的社情民意。她說:“我要把農村群眾最真實的聲音帶到會場。”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令我們倍感振奮。”16日上午,在現場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李勤賢激動地表示,村民們的心聲在報告中都有所回應。
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黨代表,她表示,自己將勇當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堅持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努力打通鄉村發展的瓶頸、癥結,帶領老百姓走穩綠色發展的致富路。
黨建引領拓寬村民致富路
“鄉村振興要取得新成效,黨建引領是關鍵。”李勤賢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從她在鄉村基層長期工作的經驗來看,其中組織振興對鄉村發展尤其重要。
到產業園區調研特色農業發展,在農戶家中走訪群眾的“急難愁盼”……走遍田間地頭,李勤賢通過持續調研,深切感受到十年來廣東各地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離不開黨中央對“三農”的高度重視,離不開黨建引領,“強化基層黨建,能有效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她介紹,自己所在的羅坪村就是一個例子。2017年前,羅坪村經濟產業仍然較為落后薄弱,還存在空心化、老齡化的問題,村級“造血”功能不足,是當地人眼里的“窮山窩”。
為了改變落后現狀,李勤賢帶領黨員干部實地走訪調研,與村民分析羅坪村的“家境”,盤算羅坪村的“家底”。最終村“兩委”決定,要走“村企共建”的道路,發展發財樹種植、加工產業。
在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下,目前,羅坪村已帶動周邊群眾3000多戶轉型種植發財樹,每年人均增收近萬元。“今年,發財樹產業有望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年增加收入25萬元。”李勤賢自豪地說,發財樹已真正成為村民心中的“發財樹”。
“廣闊鄉村日新月異,證明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是推進‘三農’工作的有力抓手。”李勤賢說,“我們農村黨員干部要當好‘領頭雁’,扛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為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提供支撐保障。”
謀劃打造美麗鄉村旅游目的地
“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基層黨代表,又是村黨總支部書記,帶領大家實現鄉村振興、產業富民,是我肩負的使命。”李勤賢說。
在發財樹種植加工逐漸走上正軌后,今年以來,李勤賢又與當地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一起,謀劃探索羅坪村“農旅融合”的產業發展新路徑。
“我們以常朗自然村為樣本,充分發揮‘黨員中心戶’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將羅坪村全域打造成干凈整潔、美麗宜居的美麗鄉村。”李勤賢說,如今的常朗村,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建設煥然一新:水泥路替代了原來的泥路,破房舊屋變成了小洋房,太陽能路燈、“四小園”隨處可見……
常朗村村民譚叔也對村里的變化豎起大拇指:“我們村這兩年變得越來越美了,來這里旅游拍照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農旅融合’的發展思路,一方面讓村民們享受更美好的人居環境,另一方面也能為村里帶來旅游產業收入。”李勤賢期盼著,未來能有更多的第二、第三產業留在鄉村,打造美麗鄉村旅游目的地,把更多就業崗位留給農民,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
李勤賢表示,借助前鋒鎮創建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鎮、發展鎮域經濟的契機,她將帶領羅坪村干部群眾繼續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激發鎮域經濟活力。
“報告提到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李勤賢表示,自己將把大會精神帶回到田間地頭,讓村里的黨員群眾學習好貫徹好,匯聚起更多推進鄉村實現全面振興的同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