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彥。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打開黨的二十大代表侯金彥的行李箱,厚厚一疊資料整齊碼放著,大部分是與能源行業相關的政策文件和行業資料。最近,她每天都留出時間學習梳理相關內容,為參會做足準備。
作為廣東粵電韶關發電廠有限公司(下稱“韶關發電廠”)安生部黨支部委員、副部長兼生技分部主任,侯金彥已在火力發電廠一線工作19年有余,隨時了解收集工友們的心聲、期盼、建議已成為她的習慣。
“在建立現代能源體系的背景下,我們煤電職工很關注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特別是煤電行業在能源行業綠色轉型升級進程中將扮演什么角色。這次參會,我會重點關注國家能源戰略,特別是碳達峰碳中和、新能源發展等相關部署,并把二十大精神帶回基層。”侯金彥說。
關注能源行業綠色轉型發展
作為一名來自電力行業的代表,侯金彥的關注重點是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發展,為此她開展了密集的學習和調研。
為了更加熟悉政策,侯金彥把近年來與國家能源戰略相關的政策文件重新翻看,一一梳理、研究,深入理解能源體系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思路,并結合行業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掌握行業發展現狀和瓶頸。
“‘十三五’以來,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低碳轉型成效顯著。至2021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首次超過煤電,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巨大變化。”侯金彥說。
讓她感觸頗深的是,在她剛入職時,韶關發電廠的5萬機組還在運行,20萬機組尚為主力。隨著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不斷加大,低參數、高能耗的5萬機組和20萬機組陸續關停,機組煤耗也在持續下降。“數據顯示,全國機組平均能耗較2012年下降22.5克/千瓦時,能效水平顯著提升。”
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電力行業的綠色轉型發展,侯金彥也有切身體會。她介紹,以她所在的企業為例,十年間先后對發電設備進行了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廢水零排放等一系列技術改造,電力生產過程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塵以及廢水排放都大幅下降。
“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將把能源行業的改革和轉型實踐帶到北京去,將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理念帶回基層,帶到我們能源保供的一線來。”侯金彥說。
帶頭技術攻關適應產業轉型需求
作為一線技術骨干,見證著電力行業發生的可喜變化,侯金彥更覺重任在肩,也更加堅定綠色轉型發展的信念:“我們踏實做好日常工作,就是在踐行國家的戰略部署,我們要努力做好一顆顆推動國家戰略變成現實的‘螺絲釘’。”
這些年,侯金彥潛心鉆研熱控技術,帶頭進行技術攻關,開展了小油槍低負荷穩燃、藍天工程脫硫取消旁路等一批技術改造項目,被兄弟電廠學習借鑒,推動所在企業乃至電力行業綠色轉型發展。特別是2019年,她承擔了公司2臺60萬機組自動發電控制(AGC)輔助調頻性能優化項目,為公司創造經濟收益超過一個億。
工作之余,侯金彥常與電廠的工友們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建議,并向工友們及時傳遞最新的政策信息。
“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是大趨勢,作為傳統的煤電企業,不少工友都很關心行業發展前景。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會著重向他們解釋說明國家政策和發展規劃等,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執行。”侯金彥說。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最關鍵的是技術創新,這也需要我們從一線生產實際出發,突破瓶頸問題,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侯金彥透露,自己正謀劃推動韶關發電廠建設研究中心,覆蓋電廠涉及的所有專業,吸納技術精英對行業轉型發展及機組運行中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推動技術創新。
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后,侯金彥的干勁兒更足了。“這既是對我的一種認可,也是一份重大的責任使命。我將時刻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沖鋒在前,努力工作,勇擔使命。”她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