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華。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這是我最深的感受。”現場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八紅旗車隊隊長助理胡春華代表說。
這位來自深圳巴士集團的乘務員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服務乘客,在平凡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獲評“最美巴姐”。十余年堅守,1000多宗乘客來電來信表揚,是她用真心換真情的見證。
在“十米車廂”里,胡春華親歷了深圳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感受到了溫暖如春的文明溫度。她期待,未來隨著科技賦能交通,綠色交通成為更安全更主流的出行方式,乘務員細心貼心耐心的服務為城市再添一抹暖色。
真情服務換來真心認可
“報告提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為我未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連日來,胡春華研讀報告,深感責任在肩。
堅守乘務員崗位長達11年,胡春華最大的滿足感來自幫助別人。
她曾經服務的201公交線路往返深圳南山與羅湖。在客流高峰期,她經常與六類乘客(老、弱、病、殘、孕婦、抱嬰者)相遇。胡春華細致入微地觀察,總能及時發現乘客之需。
“很多需求并不是直接顯露的,作為服務人員,需要換位思考,需要細心耐心。”胡春華說,比如老年乘客上車,除了叮囑他們站穩坐好,還時常上前提醒他們,可以將親屬的聯系方式記在小卡片上,和老人卡一起用繩子掛在脖子上,有備無患;在幫助孕婦或者殘障人士找座位時,要注意措辭,巧妙地為他們提供幫助。
“幫助乘客,并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這是我應該做的。”胡春華說,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用心用情,就是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她在“十米車廂”付出真情,亦感知著社會的文明溫度。胡春華回憶,有一次早高峰車快駛入農批市場站點時,幾位老人提著籃子準備上車。“我提醒車上的乘客,有老人要上車了,請大家讓一讓,沒想到一排座位的年輕人‘刷’的一下全部站起來讓座。我下去幫老人抬東西時,車上的乘客也一起幫忙,這讓我特別感動。”
“報告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城市公交是公共服務產品,也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在胡春華看來,大家點點滴滴的付出,能夠為這座城市增添暖意,厚植文明。
做服務社會的有心人
當乘務員的這十余年,胡春華亦見證了城市交通的十年變遷。“從購票乘車到掃碼坐車,支付方式越來越智能,市民乘客出行越來越便利。”她說,深圳巴士集團近年來推出的詩歌巴士、“紅胖子”旅游觀光巴士、打通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接駁巴士“小黃魚”,令市民出行日趨便捷。
“報告里提到,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們公交領域正在努力的方向。”胡春華說,公交車和出租車實現全面電動化以來,集團年均減排二氧化碳44萬噸、油類廢水21.79萬噸,節約標準煤15萬噸、燃油1.6億升,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與此同時,科技賦能下,集團依托數字化轉型,構建全鏈條智能安全管控平臺,安全管控模式得到轉型升級。“司機在行車中,智能AI識別技術的應用,可以對駕駛員行車過程進行智能監管,進一步降低了安全隱患。”胡春華說,市民乘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所有的服務流程均是為了保障這一個終極目標。
隨著科技在公交領域的日漸普及,乘務員這一職業亦開始服務轉型,在胡春華的培養帶動下,百余名模范乘務員逐漸分流到其他各崗位。但在她看來,在乘務員崗位上鍛煉出來的服務精神、勞動精神、奉獻精神,依然能夠激勵他們更好地服務社會。
“就像報告里說的,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這是我們每一位服務從業者的光榮使命。”胡春華說,回到基層崗位后,她將帶著這份使命,繼續幫助別人,做服務社會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