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姍。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我感到心潮澎湃。”談及參加黨的二十大感受,韶關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河生物”)項目組組長周姍代表說,報告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的相關表述,讓她備受鼓舞。
周姍長期工作在食用菌產業一線,帶領團隊扎根粵北農村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黨的二十大報告是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指南,是我們在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力量源泉。”她表示,接下來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參與現代化種植技術的普及,繼續大力推廣食用菌知識和種植栽培技術,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選育更多適合粵北地區的食用菌品種
周姍說,報告回顧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非凡成就,引人共鳴、催人奮進,“報告提到,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些話語讓我感覺責任重大”。
2007年,“川妹子”周姍來到韶關,扎根農業一線,見證了當地農業向現代化的轉變。從單一的農產品種植到特色高效農業的發展,從農業“單打獨斗”到農文旅融合,從靠天吃飯到靠“智”豐收,韶關的現代農業產業正煥發勃勃生機。
周姍介紹,韶關氣候溫暖濕潤,晝夜溫差較大,適合食用菌生長。她所在的星河生物就是一家專業從事工廠化食用菌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高科技農業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公司實現了食用菌的工廠化種植,并通過聯農帶農,打造了“全產業鏈生產基地”,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如今,食用菌產業已成為韶關重點打造的優勢特色產業之一。公司所在的韶關市曲江區食用菌產業園,是省內唯一擁有最完整食用菌產業鏈的產業園,也是廣東省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目前,該園區年產食用菌超3.5萬噸,年產值超18.4億元,主要品種的種植規模及產量占全省60%市場份額,相關企業的食用菌產品暢銷東南亞市場。
“我們有信心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周姍說,目前星河生物建立了完整的種子資源庫,她將帶領團隊繼續發力,馴化和選育更多適合粵北地區的食用菌品種,推動食用菌產業由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向數字化、智能化、節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
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讓周姍信心十足:“黨和國家重農強農惠農富農,農業產業將更加蓬勃發展。”
為更好地通過產業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周姍在公司負責鄉村振興項目。這些年,她和團隊常常奔走在粵北鄉村,與農戶對接開展聯農帶農,推廣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
食用菌種植中,最難的是篩選菌種、制作菌包。周姍和同事們將制作好的菌包提供給農戶,并培訓他們掌握先進種植技術,實現“集中制包、分散出菇”。工廠化種植和聯農帶農結合,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韶關菌”和“韶關山珍”。
如今,在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奔走努力下,當地的農戶擺脫了過去產業化水平不高、規模偏小且管理不規范的歷史,得以在家門口專心、精心發展自己的種養事業,“小農戶”也能獲得“大收益”。
“這么多年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我深深感到,得益于我們黨接連出臺的好政策、好舉措,政策落實到位了,村民就能得實惠,鄉村就會有發展。”周姍說。
她表示,作為來自一線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自己將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更好參與到鄉村振興事業當中,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成果,為群眾增收致富打下更好的基礎。
“接下來,我將認認真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堅持技術創新、聯農帶農,充分利用農技推廣驛站、博士工作站、食用菌全產業鏈實踐基地等陣地,推廣食用菌種植栽培技術,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力量。”周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