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荔林環繞白墻黛瓦,村在綠中建,房在林中現,人在畫中居,可謂鳥語花香、如詩如畫……行走于茂名高州市根子鎮元壩村,仿佛置身一幅流動的田園山水畫。
2020年,全省首屆“鄉村振興大擂臺”打響,元壩村代表茂名參賽并斬獲第一名,這個曾經“竹木橫生,污水橫流”的村莊也迎來巨變。
作為我省創新方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性活動、全方位展示鄉村振興成果的重要品牌工程,“鄉村振興大擂臺”自2020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兩屆,持續以打擂比武的方式助推全省鄉村振興。3月8日,第三屆“鄉村振興大擂臺”正式啟動。
連續兩屆“鄉村振興大擂臺”,全省21個地級市及所屬縣鎮村同臺競技,76名市縣領導接受專訪并為鄉村振興代言、打Call,2300多名干部群眾走上舞臺比賽,6億多人次參加網絡投票,62名“三農”專家提出了300多條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建議,營造了全社會凝心聚力推動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人人爭當鄉村振興“主人翁”
“人人爭當‘主人翁’,村子變美沒那么難!”郭世強高興地說。兩個月前那場動員會,讓他所在的茂名高州市石仔嶺街道陳大嶺村相水自然村的村民們都興奮起來。作為相水村的村小組組長,郭世強也參與到家鄉建設當中,和200多位村民一道,清理垃圾、平整土地,為村莊變美添上一磚一瓦。
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再大的投入,比不過村民發自內心、主動去開創自己的美好家園。”韶關市武江區重陽鎮鎮長李佳月如此感嘆。
全省市、縣、鎮、村都動起來了。各級黨委政府把做好打擂比武作為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重要抓手,21地市市委書記、市長深入鄉村基層一線摸情況、找短板、開處方,縣委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現場辦公、真抓實干,鄉鎮書記當好“施工隊長”,村支部書記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鄉村振興從“熱起來”到整體“好起來”。
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鄉村大擂臺的評選,堅持把鄉村產業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以推進“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成效進行評分,引導激勵現代農業產業快速發展。
封開縣江口鎮勵志新村曾作為肇慶的代表,“出戰”2020年的全省“鄉村振興大擂臺”,也因此逐漸聞名,在此推動之下,被稱為“菌中皇后”“雪裙仙子”的竹蓀成為勵志新村的新名片。
不僅僅是傳統的種養產業,“鄉村振興大擂臺”更是推介了一批名村名鎮,從而帶動當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首屆“鄉村振興大擂臺”中,云浮市羅定市蘋塘鎮良官村獲得單項獎“垃圾治理優秀村”第三名、“污水治理優秀村”第三名,同時獲得“優秀村獎”。良官村積極引進云浮市優美田園公司總投資約10億元的“優美田園·蝴蝶谷”項目,規劃打造集休閑游憩、親子娛樂、綠色農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利用閑置房子改造成民宿,通過文旅、農旅相結合,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將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全社會同心同力辦好“自家事”
“鄉村振興大擂臺”打響以來,茂名高州市長坡鎮大石沖村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帶動家人朋友參與,家人朋友再影響身邊人,形成聯動效應,共謀“自家事”。
此外,大石沖村利用寒假時間,發布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吸引全鎮大學生參與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
與此同時,兩次擂臺賽,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愛心企業家支持鄉村振興的先進事跡,引導激勵更多企業投入到“萬企興萬村”行動當中,僅去年的“鄉村振興大擂臺”,就現場籌集了支持鄉村建設社會資金4.65億多元。
“比武打擂的主體由第一屆的行政村,第二屆的鄉鎮,上升到第三屆的縣區。”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三屆“鄉村振興大擂臺”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動”為主題,以“全面振興、全域推進、全體受益、全社會發動、全要素投入”為總體要求,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促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全力推動廣東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