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支撐城市綜合實力的脊梁,也是做大經濟總量的主引擎。日前,湛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湛江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措施》(下稱“35條”),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助力工業企業紓困解難,確保湛江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據悉,“35條”在稅費優惠、信貸支持、保供穩價、促進投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消費帶動、提升企業發展效能、要素保障等8個方面提出了35條細化措施,既有減稅降費、引導融資等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負措施,也有服務重大項目促進有效投資、梯次培育推動產業集群建設等集聚發展勢能的舉措。
受疫情影響,湛江市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首當其沖。“35條”將為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帶來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六稅兩費”減征、設備器具稅前扣除、提高失業保險返還比例等方面優惠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為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湛江將按規定對總投資5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按其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2%比例予以事后獎勵,對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按其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分梯次予以獎補。同時,湛江還將發揮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指揮部機制作用,定期做好項目調度和服務,在項目資金、人才、土地、能耗、電力等各類要素資源上給予支持,推動項目盡快形成實物投資量。
根據“35條”,湛江還將加大對“鏈主”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市級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50萬元、30萬元和20萬元獎勵。此外,湛江將研究制定《湛江市戰略性產業集群培育總體實施方案》,出臺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推動綠色石化、現代農業與食品、新能源、智能家電和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培育智能汽車、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打造2個1000億級、1個500億級、2個300億級和2個100億級的產業集群,促進集聚效應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