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一線實踐

廣東五年招收1.26萬名公費定向師范生 “教師專項計劃”持續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小學輸送優秀師資

時間 : 2022-10-08 08:45:3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教師是立教之本,更是興教之源。2021年起,國家啟動“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校定向培養優秀教師,推動欠發達地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樣是廣東教育的短板。為破解這一難題,廣東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下稱“教師專項計劃”),建立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結對幫扶機制,補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師資短板。

  近日,據省教育廳消息,“教師專項計劃”實施5年來,全省已招收公費定向培養對象(含世行貸款項目)1.26萬名,源源不斷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師資支撐。

  全國率先公費定向培養教育碩士研究生

  “做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一直是我的夢想。”來自梅州興寧市的楊粵棟是嶺南師范學院首屆本科公費定向師范畢業生。畢業后,他如愿回到興寧市,為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今年6月,嶺南師范學院首屆282名本科公費定向師范生畢業。與楊粵棟一樣,他們奔赴粵東粵西粵北31個縣(市、區)的基層崗位任教,奉獻無悔青春。

  為解決廣東基礎教育優質師資配置不均衡的問題,2018年起,廣東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為農村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培養高水平緊缺學科教師,為高中階段培養研究生學歷層次教師,成為全國首個開展公費定向培養教育碩士研究生的省份。

  廣東按照本??茖哟蚊可磕?萬元、研究生每生每年3萬元標準統籌安排公費培養經費,培養院校與定向培養計劃來源地采用校地協同、聯合培養模式定向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招收優秀公費定向師范生,夯實教師培養基石——

  肇慶學院圍繞培養方案制定、教師隊伍配置、專業課程設置、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專注培養復合型人才;

  韶關學院打造教師教育學院、當地教育局、當地小學“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開展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普通話和簡筆畫的“311”工程訓練;

  廣東茂名幼兒師范??茖W校與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門保持密切溝通,把公費定向培養招生辦學政策宣傳好,吸引優秀考生報讀。

  免學費、免住宿費、有生活補助、就業有編有崗有保障……隨著廣東公費定向培養政策優勢逐步彰顯,公費定向培養專業成為報考熱點。今年,廣東計劃招收公費定向培養本??茙煼渡徒逃T士2130名,其中教育碩士410名,面向全國范圍招生,培養教育碩士的高校包括華南師范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備受考生關注。

  目前,全省共招錄公費定向培養對象(含世行貸款項目)1.26萬名,其中在校生1萬余名、畢業生近2000名,成為推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的強大“火種”。

  “上崗退費”吸引近5.6萬名教師到鄉村任教

  “剛來時,學校只有20多位老師,很多還是非師范學校畢業的代課老師,每個月的工資只有48元。”從教37年來,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中心小學副校長歐可興明顯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投身鄉村教育事業,尊師重教的氛圍愈發濃厚。

  變化的背后,是廣東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水平的不懈努力。

  早在2008年,廣東啟動實施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政策,對到廣東欠發達地區農村中小學任教的畢業生,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標準,退還大學學費。2018年,廣東將退費標準提高到8000元,其中研究生、藝術類、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生提高到1.2萬元,并調整優化退費年限,提升政策吸引力。

  要讓青年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必須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水平。

  早在2013年,廣東啟動實施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分類分檔進行補助,實現農村教師全覆蓋,并建立生活補助長效機制,補助標準逐年提升。目前,廣東累計安排補助資金超208億元,每年惠及約32萬名鄉村教師。

  好政策吸引著優秀大學生到鄉村從教。截至去年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政策已吸引近5.6萬名青年教師到鄉村任教,95%期滿后繼續在當地任教。

  利好政策接連出臺,“真金白銀”持續投入,形成一套強有力的“組合拳”,釋放出巨大政策紅利,一批優秀教師扎根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

  派出支教跟崗教師、校長、教研員3000多人

  今年8月底,珠海市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幫扶陽江江門基礎教育支教人員出征暨跟崗人員進駐儀式舉行,珠海市105名教師分別前往陽江、江門開啟為期1—2年的支教服務,105名陽江、江門跟崗教師進駐珠海學習交流。

  “非常光榮和妻子一起支教,女兒也成為了教師,希望一家三口在各自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珠海市斗門區白藤湖中心小學教師陳立漢攜妻子一起支教,對支教生活充滿期待。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基石。如何改變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廣東堅持“全省一盤棋”,以更大力度推動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去年8月,省政府出臺《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建立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結對幫扶機制,全面整合珠三角地區市、縣(市、區,包括東莞市和中山市的鎮街)和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高等學校的優質資源,以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含惠州市、江門市、肇慶市的欠發達縣)的鄉鎮中小學校(含幼兒園)為重點幫扶對象,推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加快發展。

  根據方案,支援方要幫助受援方培養優秀中小學校長,培養名優骨干教師隊伍,提高教師隊伍能力素質,并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完善市、縣、校三級教研體系。推動支援地區優質學校、教育集團與受援地區加強合作,開展集團化辦學。

  深圳與肇慶共享優質培訓資源,依托線上平臺,為肇慶教師提供暑假培訓;中山“牽手”惠州,開展聯席會議和領導互訪、學?!耙粚σ弧苯Y對幫扶、培養優秀中小學校長等10大模塊25項幫扶工作;廣東工業大學與茂名市教育局圍繞校(園)長及教師學歷提升、教師隊伍能力培訓、支教幫扶和跟崗學習等內容,商定項目落實清單細則……

  一場場雙向奔赴在南粵大地上演。截至今年9月底,各地已派出支教跟崗教師、校長、教研員共3376人。

  本次結對幫扶工作期限為2021—2035年,分三輪實施,每5年為一輪。到第三輪幫扶結束時,全省基礎教育整體質量將位居全國前列,基本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