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一線實踐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傾情服務退役軍人 做好新時代答卷人

時間 : 2022-10-09 10:50:0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帶著“尊崇退役軍人”的初心,懷著服務退役軍人的情懷,廣東一筆一畫書寫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優異答卷。

  廣東省委、省政府對退役軍人工作高度重視,高站位、高起點、高標準謀劃部署全省退役軍人各項工作。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作為新組建機構,始終把關心關愛退役軍人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暖心工程,牢固樹立以退役軍人獲得感衡量工作成效的導向,堅持邊組建邊推進、邊謀劃邊落實,奮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新路子。

  奮斗歲月

  體系賦能 確保發展根基“有力”

  廣東是兵源大省、駐軍大省、安置大省和流動人口大省,做好退役軍人工作,任重道遠。

  堅持把完善組織管理體系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推動成立省市縣鎮四級黨委退役軍人工作領導小組,黨對退役軍人工作的領導真正落到了末端,扎到了基層。省委領導小組辦公室強化指導督導,制定成員單位實事清單,落實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機制。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將“職責清單”轉化為“服務清單”,累計為退役軍人辦理228項具體實事。同時,堅持立足當前抓好政策落實,著眼長遠完善政策體系,搭建起退役軍人工作政策制度體系“四梁八柱”。

  全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以法治化、信息化、標準化為支撐,以開展“六大行動”、培樹“六大品牌”為抓手,率先在全國探索了適應性培訓、創業大賽、應急救助、星級示范創建等廣東經驗,樹立了“廣東軍創”“全鏈條服務”“志愿服務”“應急救助”“金融惠軍”“退役軍人黨員結對幫扶”六大品牌。

  平臺賦能 確保就業安置“有為”

  提高就業安置質量,事關國防軍隊建設,事關強軍興軍大局。

  創新實施“陽光安置”機制。建立“6+1”安置保障機制,四年來,在轉業軍官安置計劃連續排名全國前三情況下,完成計劃安置軍轉干部1.3萬名,完成4453名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員安置任務,實現了讓部隊、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單位“三滿意”。

  加強軍休移交安置。落實“隨退隨審、即交即接”工作機制,推行“一站式”辦理,符合接收安置條件的軍休人員安置率100%。開展軍休服務管理機構“三個一”服務提質工程,組織開展軍休服務管理機構“星級評定”,實施全省軍休老舊小區改造,深圳市軍休大學成為全國6所首批揭牌軍休大學之一。

  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可圈可點。全國率先開展全員適應性培訓,出版系列通用教材,4.2萬名自主就業退役軍人完成全員適應性培訓。落實學費減免、助學金資助等扶持政策,2萬名退役軍人參加3個月到3年的職業技能培訓,8.7萬名退役軍人入讀中高職、本科提升學歷。率先開展東西部教育培訓對口協作試點工作,培訓甘肅、青海退役軍人學員47人并全部推薦就業。

  加強就業創業扶持,廣東一馬當先。在全國率先出臺《廣東省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若干政策措施》,率先對自主就業退役軍人開展全員適應性培訓。全省共開展招聘活動1165場,累計3.8萬名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2021年退役的2.1萬名自主就業士兵,復學、就業創業及參加培訓人數占總數的91%。

  制度賦能 確保服務保障“有效”

  全局上謀劃、關鍵處落子、細微處著力,讓越來越多退役軍人感受到了“娘家”溫度。

  4年來,服務體系建設“從有到優”,制定出臺服務中心(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建成五級服務中心(站)27758個,場所總面積154.35萬平方米,服務體系實現“五有”“全覆蓋”。省級統籌5.5億元專項經費實施“強鎮帶村”工程,全省1553個鎮(街道)服務站每年各支持5萬元,用于招聘專職服務人員。

  落實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制度,全系統走訪服務對象343.1萬人次,辦結服務事項6萬項,提供各類咨詢服務71.5萬人次。各級服務中心(站)掛牌成立法律服務站144個,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法律服務5.3萬人次。深化優撫事業單位改革,建成省二榮院康復療養中心,省屬2家優撫醫院納入中央“十四五”時期社會服務設施兜底線工程支持項目。

  4年來,撫恤待遇落實到位。印發實施方案,成立優待證申領發放工作領導小組,在廣州、佛山開展優待證試點,組織集中培訓2.8萬人次,穩妥有序推進優待證制發,目前全省已完成優待證申領118.3萬人。全面完成部分退役士兵社保集中補繳工作,系統已辦結80929人,繳費資金18.59億元。

  4年來,幫扶援助用心用情。加強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全省各級幫扶援助服務對象114.92萬人次,投入資金9.3億元。設立10億元的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基金,利用每年5000萬元孳息,累計為5292名嚴重生活困難的服務對象發放應急救助資金1.3億元。

  思政賦能 確保尊崇氛圍“有聲”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激發退役軍人正能量,是推動退役軍人資源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力量的題中之義。

  發揮退役軍人作用。實施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工程,募集專項基金3360萬元,組建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8459支,活躍志愿者15.4萬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3961萬小時,形成深圳“紅星”、廣州“紅棉老兵”、江門“僑都星火”等地區性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品牌。疫情防控期間,全省退役軍人共80萬人次投入到抗“疫”一線,發動捐款捐物超2億元。開展退役軍人黨員結對幫扶,確定結對數4.2萬對,解決實際問題3.8萬項,涉及退役軍人超過30萬人。實施“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工程”,2136人當選為“兵支書”。

  加大榮譽激勵力度。組織開展兩次廣東“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推薦甘露、鐘漢清、劉清偉、盧運柏獲評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全省設立榮譽室(墻)3100多個,累計為176萬余戶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開展“老兵永遠跟黨走”、退役士兵光榮返鄉迎接“六個一”,率先出臺文件將榮立二等功以上的現役軍人、退役軍人錄入地方志。

  大力弘揚英烈精神。實施縣級以下英雄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累計實施烈士墓遷移集中保護2300個、紀念碑等修繕885個,新建改擴建集中安葬點38處、新建改擴建墓穴(位)1237個,應修盡修、應遷盡遷執行率均達100%,零散烈士墓遷移集中保護率提升到86.9%。開展“百年英烈”褒揚紀念活動。

  賡續奮斗

  奮力譜寫廣東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站在新征程的歷史起點上,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王創表示,將認真落實“1+1+9”工作部署,以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為主線,以開展“六大行動”、培樹“六大品牌”為抓手,以發揮退役軍人作用、營造尊崇軍人職業氛圍為重點,以優化政策供給、狠抓政策落實為保障,守正創新,勇毅前行,奮力譜寫廣東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發揮退役軍人作用。接下來,廣東將深入開展“兵支書”協同培養工程,發揮“兵支書”基層黨組織“領頭雁”作用,推動退役軍人成為鞏固黨長期執政的可靠力量;持續提升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競爭力,引導退役軍人投身“雙區”建設、鄉村振興等主戰場建功立業,推動退役軍人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深入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引導退役軍人融入基層治理網格,推動退役軍人成為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骨干力量;完善平戰結合的志愿服務體系,推動退役軍人成為支持應急應戰的精銳力量;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引導退役軍人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光榮傳統、開展國防教育,推動退役軍人成為加強社會道德建設的中堅力量。

  完善就業支持體系,提高安置就業質量。為助力退役軍人穩定就業、安心創業,廣東將堅持全員適應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學歷提升教育協同推進,開展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持續舉辦廣東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健全“6+1”安置保障機制,完善“直通車”、雙向選擇、考試考核、積分選崗、指令性分配相結合的安置辦法,不斷提升移交安置質量;開展軍休服務管理機構“三個一”服務提質工程,推動符合條件的軍休人員100%安置。

  健全撫恤優待制度,有力維護合法權益。以政策為保障,廣東將健全待遇保障制度,落實保障經費動態增長和優撫標準提標機制;加強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穩妥有序開展優待證制發工作;深入實施優撫事業單位優化提升工程,持續提升服務能力;接續開展“法律政策落實年”活動,深入開展“蹲點抓落實”工作,推動政策精準落實到位;持續開展“大走訪”“六送”活動,加強法律援助、法律服務,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

  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尊崇尊重氛圍不斷濃厚。廣東將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實施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能力提升行動,持續推進“強鎮帶村”工程,實現基層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從有到優”的轉變;實施信息化賦能行動,推進“互聯網+”退役軍人服務。

  一線案例

  在新“戰場”貢獻“兵”力量

  “我們基本每周都到幫扶對象家中,解決實際困難。”在汕頭市(區、鎮)退役軍人村黨組織書記培訓課程上,“兵支書”們各抒己見,分享基層社會治理、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文明建設等經驗做法。

  近年來,汕頭市注重發揮廣大退役軍人資源優勢,用好“選、強、育、用”四字訣,挖掘培養,積極鼓勵和引導退役軍人在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中挑大梁、唱主角、擔重任。

  “兵支書”鄉村治理顯身手。2014年,退役軍人林長曙擔任上華鎮沙壩村黨支部書記。他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調整種植養殖業結構,科學管理,精準施策,提高農產業效益;帶領村“兩委”干部積極籌集資金,先后開展10多項民生工程,總投入資金400多萬元。目前,沙壩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素質修養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成功摘掉“軟弱渙散村”的帽子。

  在“兵支書”選任之后再“扶上馬、送一程”,為其干事創業全面賦能。汕頭市堅持常態化開展退役軍人村官思想引導工作。在每年舉辦2期的市(區、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能力提升培訓班中,圍繞加強基層黨建、發展鄉村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進行專題授課。通過強化培訓,為“兵支書”充電蓄能,提高他們的能力素質,增強他們的政治領導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由此,一批退役軍人村官發揮“領頭羊”和“頭雁”效應明顯。金平區廣廈街道金禧社區“兵支書”林楚雄,5年來擔任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先后被評為“汕頭市優秀共產黨員”,當選金平區黨代會代表。

  “練兵場”提升能力增強本領。聚焦部分村(社區)選人難、后進班子整治難、村級矛盾化解難、落后村(社區)發展難的問題,汕頭市加強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對象跟班學習、掛職鍛煉、調研走訪等,承擔輪流值班、村務管理、矛盾化解等急難險重任務,以干代訓,讓退役軍人村官在實踐中開拓眼界、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如濠江區充分激發退役軍人黨員扎根農村、干事創業的抱負,對思路活躍、敢闖敢干、甘于奉獻并具有一定能力的退役軍人著重選拔任用。2021年社區黨組織換屆,基層社區共有15名退役軍人黨員當選社區黨組織書記,17人新進社區黨組織班子。

  數讀

  ●全國率先開展全員適應性培訓,出版系列通用教材,4.2萬名自主就業退役軍人完成全員適應性培訓。2萬名退役軍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8.7萬名退役軍人入讀中高職、本科提升學歷

  ●目前,由退役軍人創辦的農林牧漁企業98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852家。為退役軍人減免稅收7億元,向退役軍人發放助業創業貸款超10億元、一次性創業資助7074萬元。2019年以來,全省退役軍人新創市場主體超過5萬家,帶動就業14.3萬人

  ●開展退役軍人黨員結對幫扶,確定結對數4.2萬對,解決實際問題3.8萬項,涉及退役軍人超過30萬人。實施“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工程”,2136人當選為“兵支書”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