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一線實踐

清遠:城鄉融合提質提速 領跑粵北生態發展區

時間 : 2022-10-13 10:36:2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十年能走多遠?廣清一體化十年磨一劍,至今已進入“深度一體化”的全新階段。清遠山更綠、水更清,激發綠色發展磅礴動能,領跑粵北生態發展區。

  十年能改變什么?北江之畔,沿線十多公里的灘涂變成帶狀休閑公園,一個國家級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正在火熱打造中。

  建市34年,清遠風華正茂。

  連接廣清的粵東粵西粵北首條城際鐵路呼嘯疾馳,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的各大園區內齒輪轉動、機械轟鳴,英德連樟村瓜果香甜、稻浪重重,百里瑤山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披上“新綠衣”……

  從南到北,從城到鄉,從工到農,從產業到生態,一片欣欣向榮的城鄉區域融合提質提速,清遠高質量發展的腳步愈發鏗鏘。

  奮斗歲月

  久久為功修復生態為全省全國探路

  地處粵湘桂三省區交界、與廣佛肇等珠三角城市接壤,全省地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森林覆蓋率近70%,全省世居少數民族人口最多……說起清遠,可謂亮點紛呈。

  近年來,清遠對自身的發展優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距離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最近、發展空間最大、生態條件最好——這便是清遠對自身總結的“三最優勢”,在清遠各大相關文件、對外宣傳中多次被提及。

  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清遠位于粵北生態發展區,惟有認識優勢、鞏固優勢、發揮優勢,才能勇立潮頭。

  郁郁蔥蔥、一片翠綠,紅藍兩色綠道貫穿其中,如今的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既是植物天堂、動物王國,也是生態觀光游覽、森林康養休閑、體育運動參與等活動的絕佳場所。

  這般美景,原本卻到處荒山禿嶺,連片巖石裸露,石漠化日益嚴重。

  近幾十年來,連南著力推行封山育林林草植被恢復治理模式、異地生態移民治理模式、生態經濟型系統治理模式等石漠化治理三大模式,讓3568.5畝石漠化土地披上“綠衣”。

  這是廣東省首個國家石漠公園,其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獲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榮譽,是治理石漠化久久為功的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就是這樣,在清遠,良好生態得到精心“呵護”,一河、一湖、一山、一林,都有了專屬“守護人”。

  2017年起,清遠全面推行河湖長制;2021年12月底,清遠開始全面推行林長制,市、縣、鎮、村四級2800余名林長正式上崗。

  “十三五”期間,清遠完成造林和生態修復1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9.4%。過去五年,清遠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成功入選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近年來,“山水清遠 嶺南綠都”的城市名片不斷擦亮,山水旅游“新IP”不斷涌現。

  產業提質增效工人共享“紅利”

  在推進窄路路面拓寬改造工程后,清新區三坑鎮陂頭村“增肥后”的鄉道平整開闊、綠樹成蔭,路旁一個個養殖桂花魚的魚塘內,增氧機在“呼呼”作業。

  目前,清新區正以“清新桂花魚”地理標志農產品為引領,打造粵北最大的淡水魚生產基地。“道路交通完善了,物流運輸更方便,桂花魚養殖越來越有奔頭。”養殖戶周先生說。

  清遠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步跨越。

  當前,清遠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1054公里,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17338公里,通車里程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鐵路軌道總里程291公里,建成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等。

  交通“動脈”補短,發展“血脈”暢通。

  清遠提出打造融灣崛起排頭兵、城鄉融合示范市、生態發展新標桿、“雙區”魅力后花園,奮力推動產業興市。連續兩年,清遠市委公布推動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掀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1年,清遠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7.45億元,領跑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產業發展與融合按下“快進鍵”。

  清遠鄉村,一場“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正在上演。

  五年來,清遠全市12.3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6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連續三年在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居粵北片區第1名。

  今年以來,清遠全力打造清遠雞、英德紅茶、連州菜心、清遠絲苗米、西牛麻竹筍五大百億農業產業,關聯著清遠百萬農業人口,成為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抓手。

  奮進新征程,產業興城再發力。

  “十三五”期間,清遠高新區挺進全國百強。自2020年實現“零的突破”以來,清遠現已有6家本土企業成功上市。

  2021年,清遠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500億元,實現自2015年以來的“七連增”,清遠還在今年2月獲批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隨著系統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約20萬清遠人因技能改變人生,共享發展紅利。

  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清遠把文旅產業作為新的動力源,與廣州共建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

  清遠還攜手中鐵文旅集團計劃投資約800億元,致力于將北江打造為國家級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將北江經濟帶打造為超千億級產業規模的平臺。”

  打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樣本

  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納入廣州都市圈,印發《廣州與清遠對口幫扶協作“十四五”規劃》,廣州北江引水工程全長11.4公里的重難點工程4號隧洞全面貫通……

  廣清山水相連、血脈相通,今年以來,一系列互利互惠的雙城聯動并不鮮見。

  2012年3月,“廣清一體化”概念首次提出。十年過去,廣清交通、產業、營商環境“三個一體化”不斷深化——

  許廣高速、廣連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連通廣清,廣清城際鐵路花都至清城段開通運營,廣清城際南、北延線施工如火如荼。

  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累計引進項目近600個,總投資近2000億元,廣州“組團式”幫扶清遠24個鎮。

  十余年磨一劍,省職教城內院校達到10所,在校生達到12萬人,未來繼續推動清遠乃至全省產、城、人的融合互動。

  如今,廣清一體化已由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一枝獨放”的先導階段,提升到交通、產業、營商環境等全面一體化的全方位發展階段,進入“深度一體化”全新階段。

  “清遠不遠,距離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很近,我們公司進駐廣清產業園幾年了,這里的營商環境一年比一年好。”清遠市鴻盛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翁海鑫說。

  廣州引領帶動,清遠支撐聯動,廣清一體化是我省當前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樣本。其中,廣清接合片區是全省唯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是我省唯一命名為經濟特別合作區的區域發展平臺。

  “試驗田”內,一系列探索“生根發芽”。

  近年來,依托涵蓋廣州北部和清遠南部的廣清接合片區,廣州片區開展11項試驗任務,清遠片區開展10大主要試驗任務。

  清遠確定突出改革這一條主線等“1221”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機制等。

  路新了、村美了、民富了,廣大鄉村重獲新生。

  大山深處的英德連樟村成為干事創業的熱土,建起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玩具加工廠、麻竹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等產業項目,村民實現“離土不離鄉”的致富夢。

  離清遠市區和廣州都不遠的清城新馬村,推動建設新馬綜合體項目,在探索城鄉融合中引入社會資本連片集中開發。

  火熱實踐

  教育建城 產業興城

  驅車經過倫洲大橋進入省職教城,映入眼簾的景觀與市區的高樓大廈截然不同:寬闊平整的瀝青公路上建起一棟棟高大明亮的教學大樓、校舍,廣清城際鐵路延伸設站,第十六屆省運會主場館清遠市體育中心建筑美輪美奐……

  廣東省職教城是全國最大的三個職業教育園區之一。按照“教、科、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廣東省職教城總體規劃面積約50平方公里,規劃進駐學校24所,在校生規模25萬人左右。

  很難想象,偌大一片“城”曾經還是山林和荒地。2011年6月,省政府同意在清遠規劃建設省級職業技術教育示范基地(即省職教城)。經過十余年的規劃與建設,如今省職教城已蝶變成為集教育、居住、交通、商業等多用途于一身的新城。

  省職教城進駐學校項目分為三期建設,2014年前,清遠市陸續自主建設和引入四所高職院校,包括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等。2016年,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五所省屬高校進駐省職教城,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也于2021年建成首期工程開始招生。

  廣東省職教城(清遠)事務中心主任段習文此前接受采訪時介紹,目前省職教城已進駐院校10所,涵蓋了“文、理、工、商”等中職、高職、本科院校,在校生達到12萬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既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高質量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他說。

  教育建城,產業興城,為加快相關配套產業項目落地,清遠市政府成立廣東省職教城(清遠)產教融合研究院,整合各方資源,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其中,為推動省職教城與周邊高效聯通,2020年9月5日,廣清城際北延線正式動工建設,線路自廣清城際清城站北端咽喉引出,經燕湖新城、清遠東、飛霞山,至省職教城站,正線長度19.737公里,計劃于2024年開通運營,廣州中心城區與省職教城的往來更加便捷。

  一線案例

  一南一北探索“兩類標準體系”

  清遠之南,在廣州花都區工作的陳先生,去年就在廣清產業園內購房定居,最近興奮地感嘆:“選擇廣清產業園,真是來對了。”

  原來,8月26日廣清玉巖學校簽約揭牌儀式舉行之時,他也與家人一起進校參觀,“相比一年多前來到廣清產業園,如今園區道路平整干凈,教育等配套也越來越完善了”。

  廣清產業園是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三園一城”之一。2021年,園區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33.63億元,截至今年7月底,累計簽約項目268個。

  目前,園區企業員工及周邊村莊有將近3萬人口,企業員工適齡子女入學需求迫切。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廣清玉巖學校可提供2520個公辦學位。

  視線向北,群山環抱的英德連樟村,村民陸奕和將采摘回來的麻竹筍放在三輪車上,沉甸甸的竹筍帶來沉甸甸的希望。他說:“受惠于惠農政策,我家承包了30多畝麻竹筍地,年收入大概為2萬至2.5萬元。”

  近年來,連樟村探索“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生態茶葉深加工、麻竹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等多個產業項目落地,加快構建產業帶動村民利益聯結機制,村民既得到分紅收入,又可在基地學到種植技術,還能得到務工收入。

  不僅如此,位于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的連樟樣板區,這里還蹄疾步穩推進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試驗,完成多個股份經濟合作社掛牌,設立農村資產交易中心等。

  示范引領,探索提速。清遠正在建立南部以探索城鄉融合為主要內容的“廣清一體標準”、北部以探索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連樟標準”這兩類標準體系,這是清遠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1221”工作思路內容之一。

  廣州與清遠,一個地處珠三角,一個地處粵北,經濟社會發展有差異、能互補;清遠城鄉,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超六成,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50%。依托廣清兩地實踐,探索推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時代命題,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興城,廣清攜手加快推進以“三園一城”為重點的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建設,積極探索“廣州孵化+清遠產業化”“廣州總部+清遠基地”等產業合作模式,推動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動廣州營商環境5.0向清遠覆蓋。

  富民強村,近年來清遠制定有關政策,率先啟動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三塊地”改革,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還探索實施戶籍新政暢通城鄉人口要素流動。

  數讀

  ●2021年,清遠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7.45億元,穩居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首位

  ●2021年,清遠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人民幣537.1億元,同比增長25.7%,實現了自2015年以來的“七連增”

  ●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三園一城”累計引進項目近600個,總投資近2000億元

  ●2018年至2020年度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清遠連續三年位列粵北片區第一位

  ●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省級14個,產業園已輻射帶動65個鄉鎮,聯農帶農超12萬戶

  ●2021年,清遠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率全省排名第1

  ●清遠市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17338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1054公里,全市鐵路軌道總里程291公里

  ●清遠市8個縣(市、區)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現全覆蓋,市域內住院率提高到93%

  ●省職教城內院校達到10所,在校生達到12萬人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