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粵警智慧防控護航高考。圖片來源:金羊網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平安中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廣東,廣東公安這支“鐵軍”始終走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的第一線。
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社會治安持續向好。全省刑事發案已連續七年下降,破案連續七年保持在20萬起以上。第三方調查顯示,2019年,全省群眾安全感同比上升1.77%。戰疫情、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2020年,面向“十四五”,廣東公安奮進的腳步不停歇。
廣東實踐
368次“颶風”集群戰 嚴打突出刑事犯罪
“人民群眾最痛恨什么犯罪就嚴打什么犯罪!”近年來,廣東公安持續優化“颶風”打擊模式,嚴打各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違法犯罪。2020年,省公安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全省公安機關強力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重點打擊整治涉電信網絡詐騙、涉野生動物、涉槍涉爆、涉盜搶騙、涉黃賭、涉食藥環、涉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涉盜版侵權、涉經濟、涉毒品、涉網絡、涉妨害國(邊)境管理、涉走私等違法犯罪,強化推進刑事技術基礎工作、命案偵辦工作、追逃工作等。
1至10月,全省公安機關共組織發起“颶風”集群戰役368次,成功打掉犯罪團伙250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3萬余人,凍結資金26億余元,持續打出“廣東效應”,有力帶動全省破獲刑事案件17.5萬起,刑拘犯罪嫌疑人12.8萬人,逮捕8.8萬人,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10.5萬人,刑事打擊效能穩步提升,進一步筑牢了全省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基礎,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安機關打擊工作帶來了挑戰。廣東公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刑事打擊,兩手都不放松。
疫情初期,涉口罩類制售假、詐騙案件多發高發,公安機關便把此類涉及民生的大要案件打擊整治工作放在首位;疫情影響跨境追逃,廣東警方便利用“智慧新警務”精準研判抓捕。今年以來,全省已抓獲23000多名各類刑事犯罪在逃人員;突出命案攻堅,今年以來全省命案發案率不斷下降,現行命案不到500宗;加強防范整治,尤其加強對涉野生動物等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犯罪的整治。
為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省公安廳黨委今年專門將打擊整治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納入“颶風2020”專項行動督辦,發起2次“颶風”集群戰役,全面打擊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食用野生動物違法犯罪。
其中,“颶風76號”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案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230余人,搗毀窩點70余個,獲得公安部的高度肯定。
今年5月,省森林公安局組織深圳、佛山、東莞、江門等地公安機關深挖擴線,挖掘出多個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犯罪團伙線索,并列為“颶風139號”專案偵辦。6月1日至6月15日,省森林公安局組織深圳、佛山、東莞、江門等地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共立案8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3人,搗毀窩點53個,收繳野生動物971頭(只),涉案價值195.31萬元。
廣東創新
“智慧新警務”打造廣東公安“最強大腦”
不久前,在省公安廳舉辦的廣東省首屆反詐論壇暨“斷卡”專題研討會上,廣東亮出了一份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醒目“成績單”——
今年1至10月,全省共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4萬余起,全省反詐中心累計勸阻疑似被騙事主302萬余名,避免經濟損失近330億元,止付贓款30.9億元。
這份“成績單”的取得,與省公安廳2018年啟動的“智慧新警務”建設息息相關。
智慧無限,警務常新。經過三年規劃建設,廣東公安加快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為核心的“智慧新警務”,規劃構建“全省一片云”,為全省19個警種和21個地市提供服務;700余個警務應用有力支撐一線民警開展打、防、管、控、服等公安工作。
對廣東人來說,得益于“智慧新警務”帶來的諸多創新成果,“刷臉”上網、“刷臉”入住、“刷臉”辦證辦事等,漸漸成為日常。對廣東公安民警來說,“智慧新刑技”等新技術、新手段,已成為“破案利器”。
“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智慧新偵查一體化作戰平臺”的建設應用,大幅提升批量打擊和精準打擊水平,尤其在命案積案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全省通過該平臺支撐破案1.6萬起,今年以來偵破的374起命案積案中,利用新技術新手段破案的占75%以上。今年5月,汕尾市公安機關成功抓獲兩名潛逃31年的命案逃犯。其中一名嫌疑人曾改換身份,年齡改小了15歲;通過“智慧新警務”新技術手段,警方還是成功鎖定了嫌疑人。
疫情下,如何確保社會平安穩定?“智慧新警務”為疫情防控帶來了“最強大腦”。
疫情發生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廣東公安依托公安大數據平臺,牽頭建設廣東疫情防控大數據綜合實戰平臺,全力開展數據匯聚、平臺建設、模型構建、監測預警、分析研判、落地核查工作,為疫情防控提供強大的大數據服務和支撐。
疫情期間,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廣東省公安廳情報指揮中心科長陳剛的工作,就是為“戰疫”提供大數據支撐,與病毒“賽跑”。
疫情初期,他用警務大數據摸清涉疫情重點地區情況,排查密切接觸者,推送給社區,由“三人小組”精準上門排查;疫情中期,利用大數據分析研判疫情輸入形勢,給上級部門提供決策支撐。各類可能因疫情引發的不穩定因素,各類涉疫情信息線索,各類涉疫情警情案件……都通過警務大數據得到高效的分析和處置,最大限度地維護了社會大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