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永龍社區里,“三人小組”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作健康監測。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在廣州市荔灣區疫情防控辦社區防控組專班辦公室里,多張社區網格平面圖、樓棟人員分析圖仍“停留”在桌面上。圖表中清楚標注著每一層的住戶人數,“病例”“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核查中”四類人員,分別用不同色塊顯示著。經多次翻閱、攜帶,起了折痕的紙張上,還留存下許多手寫筆墨的痕跡。
5月底以來,廣州疫情防控升級。1個工作專班統籌協調、1731個網格單元精準管控、960個“三人小組”上門排查——一個高效有序的社區管理服務方陣在荔灣區里迅速構建,成為居民安全的守護者。
“出現本土病例后,我們就啟動了應急工作機制,抽調20多人組成工作專班,實行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運作。”荔灣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陳曉聰指了指面前的辦公桌說,“有時候流調名單凌晨下達,我們就通宵在這里打電話、發短信通知居民,確保早上6點的時候,全部人都要做好核酸檢測。”
這常被他們形容成是“與病毒賽跑”的過程。6月24日,芳村解封。21天的不間斷作戰,生活氣息濃郁的“花卉之鄉”,逐漸恢復往日煙火。
與病毒“拼速度”
“請求市里支援人手,充實‘三人小組’人員力量。”6月2日12時,一場視頻會議在荔灣區疫情防控辦社區防控組專班辦公室里召開。當日凌晨,荔灣區白鶴洞街、中南街剛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即將實行全域封閉管理。
在陳曉聰的記憶里,一切都很“快”。2日下午4時,前來荔灣區支援的22支醫療隊伍和27支公安隊伍的領隊即來報到,晚上,320位醫護人員和320位民警全員到位。“我們還發動了區內上千個黨員志愿者加入‘三人小組’,第二天早上9點,全部人上崗工作。”
加上前來支援的力量,總共960個“三人小組”,開始觸及荔灣區里的每個網格末梢。他們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排查,做好服務保障,打通聯防聯控工作的“毛細血管”。
“三人小組”是廣州進行社區防疫的首創舉措。
這個由社區工作者、醫務人員和基層民警組成的團隊,角色分明、互相配合:社區工作者帶路指引、溝通協調;醫務人員進行健康監測、核酸采樣;公安民警維持秩序,配合做好流調排查、人員轉運。
“您和家人近來有沒有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這些癥狀呢?”每次登門,小組成員都要一一詢問住戶。“您現在最需要哪些物資和保障?”……
在高強度的作業、厚厚的防護服下,成員們仿佛“泡在水里”。第一次脫下防護服時的場景,讓廣州市海珠區民警梁鉅標畢生難忘。他說,汗水嘩啦啦地淌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此前,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月27日傍晚6時,一份流調名單緊急下達海珠區海幢街道。梁鉅標等人所在的“三人小組”聞令而動,隨即開展入戶排查工作。
老城區里,民房古舊,樓梯陡峭。7樓、8樓、9樓……5個多小時里反復爬樓,拼的是時間,也是速度。“雖然累,但我們思路很清晰,也很有干勁。”小組成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黃心怡堅定地說。
在彼時的荔灣高風險區里,這樣的排查更是常態。
“最高峰的時候,一天走了上萬戶人家。”荔灣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勇波說。
據他介紹,截至6月24日,各部門下發荔灣區核查專項共28.58萬人次,已核查28.58萬人次;根據不同防控階段政策迅速落實相應管控措施,荔灣區累計落實居家隔離6623人。
“3+N”版本的“疫情管家”
廣州市委政法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州已有社區“三人小組”3456個、11272人,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第一防線”。
王勇波說,在封閉管理的時間里,一個“三人小組”對接荔灣區網格內的200戶居民,他們幾乎是“天天見面”。
“今天又是你來幫我們做核酸啊?”在鶴園小區里,年過七旬的老人吳偉雄看到“三人小組”來了,霎時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是啊,吳偉雄爺爺!謝謝您的配合!”“三人小組”成員、荔灣法院疫情防控先鋒隊志愿者吳偉雄,默契地應和道。
當前,鶴園小區還未完全解封。這些對話,每天都會在兩位“吳偉雄”之間發生。
6月23日,志愿者吳偉雄,收到了來自居民吳偉雄的溫暖信件——
“向白衣天使致敬,尤其是每天做核酸檢測采樣的鐘小姐、吳偉雄。他們的辛勤工作、無私奉獻,讓我們在疫情期間看到一線曙光和希望。”
短短20余天,“三人小組”化身為居民們最貼心的“疫情管家”。他們,也成為了彼此“最熟悉”的人。
在該輪本土疫情中,不少像吳偉雄這樣的志愿者紛紛投身一線抗疫,為社區防控貢獻自身力量。廣州的“三人小組”,也由此升級為“3+N”的2.0版本工作機制——吸納安保人員、志愿者、快遞小哥、消毒站工作人員、環衛工人等為“N”元素的網格服務團隊加入,同時建立足不出戶人員與“三人小組”對應的“雙實名”工作名冊,為街坊提供更精準化、點對點的抗疫服務。
廣州市如意平安騎隊副隊長黃立俊,也作為“N”元素的網格成員,加入到了“三人小組”工作中。
6月25日,芳村解封后一天,黃立俊覺得街上終于又熱鬧了起來。此前,他不僅給自己所在社區運送物資,也會給封閉區進行派送,“街上空蕩蕩的。”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他們常常是把東西送到關口,然后和里面的騎隊進行交接。
作為群防共治隊伍“廣州街坊”的一員,黃立俊時常感到光榮。“做志愿服務很有意義,回饋社會,是我們的本分。”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6日,已有386.7萬人次“廣州街坊”投身基層防疫一線。網格員、地鐵安檢員、保潔員、居民志愿者……炎炎烈日下,他們協助做好物資派送、核酸檢測、引導接種疫苗、派發疫情防控物資、關愛居家隔離人員等工作。街坊們以綿綿之力,一同助力著平安廣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