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廣東18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 典型經驗

謀統推干 走在前列
我省財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時間 : 2020-07-03 09:34:36 來源 : 廣東省財政廳、廣州市政府、深圳市政府
【打印】 【字體:

  2019年,全省財政部門牢固樹立“走在前列”意識,統籌全省財政管理“一盤棋”,打出財政改革發展的“組合拳”,堅持“四個突出”,即突出謀劃有方,以全面對標找準前進方向;突出統籌有力,以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突出推動有招,以責任到位推動工作落實;突出干事有為,以真抓實干提升管理水平,有力推動我省在納入國務院督查激勵事項的地方財政管理考核中走在全國前列。其中,廣州市、廣州市南沙區、深圳市龍華區財政管理工作成效突出,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一、廣州市

  (一)工作亮點成效。

  大力推動財政政策和預算管理加力提效,切實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四個出新出彩”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一是預算管理提質增效。年初預算項目到位率、轉移支付提前下達率、預算支出執行率、存量資金盤活率、監督結果利用率等全面提升。二是財政改革成效顯著。積極推行陽光財政,2019年,廣州市位列全省地級及地級以上市政府財政透明度排行榜第一。構建部門整體績效目標體系,建立市、區、鎮三級聯動機制,受邀在2019年預算績效管理國際研討會上介紹經驗做法。

  (二)主要做法舉措。

  1.強化預算執行管理,提升支出均衡性和時效性。推進財政“放管服”改革,落實支出進度逐月監控通報機制,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支出執行率和均衡性逐年提高,2019年廣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進度全省排名第一。

  2.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大預算資金回收統籌力度。壓縮資金結轉年限,項目資金原則上結轉不超過一年。厘清財政保障界限,探索創新市場運作等模式,加強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調整優化,清理回收不適應新形勢、使用績效差的資金。

  3.加強國庫庫款管控,有效防范財政支付風險。加強債券資金支出管理,及時發揮債券資金效益。完善市對區財政資金應急調度機制,保持市區財政庫款合理比例,有效保障區級財政對重大應急事件的財政資金需求。

  4.擴展預決算公開廣度和深度。研究制定預決算公開統一模板,執行全市統一的信息公開標準。拓展公開深度,確保每筆財政資金預算安排和使用情況均可輕松查閱。

  5.堅持市區財政一盤棋,提升基層財政管理能力。統籌推進市、區兩級財政收支管理,構建權責清晰、區域均衡、財力協調的市與區財政關系。開展鎮(街)基層財務管理專項治理,從政策和實操層面解決基層財政財務管理難題。

  二、廣州市南沙區

  (一)工作亮點成效。

  1.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7%,增速均為全市第一。

  2.自貿區改革創新取得重大成果。新增92項制度創新成果。營商環境模擬世行排名第二十四。

  3.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新設港澳企業824家,投資額433億美元。一批大灣區重大工程和標志性項目啟動建設。

  (二)主要做法舉措。

  1.聚焦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健全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以中期財政規劃指導年度預算編制。合理安排財政支出,優先保障“三保”支出以及國家重要政策、重大改革和重點項目等必保支出。全面推進項目庫管理,加強項目日常績效運行監控和重點項目運行監控,及時調整項目預算支出方向。

  2.聚焦財政存量資金盤活,增強財政資金有效供給。將各項財政存量資金列入年度預算計劃,優先用于支持民生和重點工程等亟需領域。督促預算部門加快推進項目,對無法有效實施且屬于盤活范圍的資金及時收回本級財政統籌使用。積極梳理、甄別結余資金項目,結轉兩年以上及不滿兩年但不能支出的資金全部收回。

  3.聚焦國庫庫款動態監測,確保國庫資金安全高效運轉。強化財政庫款監測預警,防控資金運行風險。每月初結合財政收支預測對當月庫款流入與流出進行預測分析,對大額庫款流入流出進行動態跟蹤。

  4.聚焦財政資金統籌,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加大預算體系間統籌,增大一般公共預算財力,2019年從政府性基金收入中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達21.2%,將新增國資收入全額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加大財政統籌力度,全年共收回統籌資金達10.34億元。按照“大專項+任務清單”要求,加大項目清理整合歸并力度。

  5.聚焦完善預決算公開機制,擦亮陽光財政品牌。通過組織召開全區性的專題培訓會,全區各部門、鎮街均按照規范模板填報公開信息,在規定時間內掛網,實現公開格式統一、內容統一、時間統一、方式統一,確保預決算公開的及時性、完整性、真實性和細化程度。

  三、深圳市龍華區

  (一)工作亮點成效。

  1.減稅降費取得明顯成效。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全年轄區稅收減收規模達56億元;落實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41項,全年減費近5000萬元,下降11%,切實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

  2.預算支出執行管理水平提升。建立“月初報計劃、月中報進展、月末報問題”的閉環式支出督進機制,實現各季度節點“雙序時”。加強財政資金統籌使用,累計盤活閑置資金約7.8億元。構建預算執行與預算安排掛鉤的“罰慢獎快”量化機制,壓縮部門日常運行經費近8億元。

  (二)主要做法舉措。

  1.聚焦標準體系建設,立足源頭優化預算編審。構建“以支出為導向、以項目為核心”的預算編審機制,年初預算即細化到具體項目,確保預算一經批復即可執行。建立日常辦公費、財務顧問費等10個具體項目支出標準體系。加強重點行業支出標準管理,出臺教育系統支出標準33個,促進教育支出規范化。

  2.聚焦執行機制打造,緊抓過程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建立財政和單位溝通協調督辦、財政和督查部門聯合督辦、區領導約談督辦的預算執行多層級督辦工作機制。先后開展三次財政資金統籌,對預算支出進度較低、存量規模較大的資金,分類采取收回、調整等措施。強化預算執行結果運用,制定預算執行與預算安排掛鉤的“罰慢獎快”量化機制。

  3.聚焦預算績效管理,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建立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和教育、醫療兩個重點行業個性指標體系,共收錄醫療衛生行政管理、教育發展規劃等2358項績效指標。建立預算績效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把事前評估結果作為預算審核的重要參考,涉及22家預算單位、財政資金6.18億元。事中實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事后開展績效自評與重點評價,繼續擴大重點評價覆蓋范圍,覆蓋資金達到13.3億元,增長9%。

  (三)工作思考。

  一是做好財稅經濟形勢預判分析,提前做好收入組織預案,多渠道組織收入,全方位盤活資產,確保重點領域支出有保障,關鍵環節資金不掉鏈。二是下基層、勤調研、真服務和硬掛鉤結合,確立“年初預算即是工作思路、執行進度就是工作成果”的理念,強化落實各單位預算執行主體責任。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