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廣東18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 典型經驗

江門市 廣州市白云區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
河湖面貌改善明顯

時間 : 2020-07-03 09:43:11 來源 : 廣東省水利廳、廣州市政府、江門市政府
【打印】 【字體:

  近年,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壓實黨政主體責任,不斷健全工作機制,統籌各方力量,全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河湖管理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多次受到國家有關部委表揚。經水利部綜合評價,我省2019年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體制機制創新舉措多、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給予1市,1縣激勵名額。江門市、廣州市白云區相關工作成效明顯,被推薦并獲激勵。

  一、江門市

  江門市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強監管,抓重點、創亮點,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2019年全市達標水體比率同比上升16.9%,優良水體比率同比上升20.3%。

  (一)工作亮點成效。

  1.建立全覆蓋河長體系。率先推行“雙總河長”制,市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市總河長,擔任任務最重的西江江門段和潭江的市級河長,19名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擔任所有跨縣界河流的市級河長。縣鎮村三級參照建立相應的河長體系,設置河湖長2221名;率先在全省將河長體系延伸到自然村一級,設立自然村河長9000多名,做到“每個河長對應一條河流”,建立全覆蓋“河湖長”網絡。

  2.構建全社會共治格局。公安部門掛牌成立“河道警長”辦公室,所有鎮(街)均成立10人以上的專職巡河隊,創新設立“人大河長”“企業河長”“華僑河長”等多種形式的民間河長,護河志愿者團隊覆蓋到村一級,全面構建“河長+河道警長+民間河長+專職巡河員+河道保潔員+護河志愿者”的全方位護水管水工作體系。

  3.開展全方位河湖治理。率先組織實施“五清”“清四亂”專項行動,2018年至2019年來共完成3538宗“四亂”問題、1400宗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清理河道漂浮物50.3萬噸,清淤疏浚河道1734公里,完成316艘住家船清理,所有河道已實現“每年兩次集中清漂+常態化保潔”管理。全面實施“讓廣東河更美”大行動,開展41條重點支流全流域、全要素綜合治理。高標準開展碧道工程建設,完成100公里省級試點和市級示范段建設。

  (二)主要做法舉措。

  1.創新人大立法強保障。結合河長制工作對《江門市潭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2016)條例進行了修訂,在全國率先將流域水質保護、河長監督考核等機制納入地方性法規,為全面推行河長制提供法制保障。

  2.創新財政投入強支撐。建立長效穩定的河長制投入保障機制,設立潭江水資源保護專項資金、潭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資金、鶴山市河長制示范縣專項資金等河長制專項資金,每年投入不少于1億元。

  3.創新三個清單強抓手。建立月度水質清單、月度工作清單、月度問題排查清單的河長巡河履職“三個清單”制度,以工作清單推動工作落實。2017年7月以來,以“三個清單”為抓手,市、縣、鎮三級河湖長巡河發現問題20776項,整改20020項,有力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往深里走、往實里抓。

  4.創新水質監測強倒逼。市、縣兩級委托專業機構,在河湖跨界斷面分別設置1004個水質監測點,每月進行水質監測預警和通報排名,加強對轄區內河湖水質考核監管,督促各級河長主動管水治水。

  5.創新明查暗訪強監管。聘請第三方社會機構,采用人工步行巡查與無人機拍攝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河湖治理常態化開展暗訪巡查。在江門媒體設立河湖“五清”“清四亂”行動和水環境治理“紅黑榜”,每月向各市(區)政府通報河長制第三方暗訪巡查情況,充分發揮社會輿論和黨委政府對各級河長的監督作用。

  6.創新考核機制強問責。出臺《江門市河長制湖長制述職方案》《江門市關于強化河長制水質考核問責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縣兩級的河長制工作年度述職制度和以水質指標為重點的河長制考核獎懲機制。2017年以來,先后對11個縣級河長、9名鎮級河長進行約談,對3名鎮級河長實行“一票否決”。

  (三)工作思考。

  1.轉變發展觀念是推行河湖長制的關鍵。大力開展水環境治理,必然要求淘汰落后產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可能會帶來陣痛,甚至會引起經濟增長的“暫時倒退”。要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算大賬、算長遠賬,堅決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積蓄永續發展的動能。

  2.壓實工作責任是推行河湖長制的保障。抓住黨政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壓力傳導機制。同時,要壓實各級河長的責任,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動員群眾廣泛參與是推行河長制的根本。河湖管護關系千家萬戶,涉及方方面面,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不能單靠黨委政府“單打獨斗”,還要積極引導老百姓關心、支持、參與河長制及河湖管護工作,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河湖熱點難點問題,提高百姓獲得感、幸福感,營造人人是“河長”氛圍,呵護好身邊的每一條河湖。

  二、白云區

  廣州市白云區以河長制湖長制為重要抓手,鐵腕推進治污治違治亂,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河湖管理保護、黑臭河涌治理、水質斷面達標成效顯著,水環境質量明顯提高。

  (一)工作亮點成效。

  1.河湖水質明顯改善。國考鴉崗斷面從2018年的劣V類躍升到2019年穩定保持Ⅳ類,氨氮污染物同比削減64%,白云區占比大幅降低79%。2020年石井河口斷面提升兩個類別達到Ⅳ類。李溪壩、大坳斷面水質再提升一個類別,納入國家監管平臺的35個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全區河涌水質持續提升。

  2.城市品質明顯提升。161個城中村(含農村)實施雨污分流,污水收集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大力整治“散亂污”,拆除違法建設,建成碧道170多公里,大源碧道、蕭崗畫廊等各具特色,山水城交融,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廣州設計之都、白云湖數字城等新興產業集聚區初具規模,吸引大批優質企業進駐落戶。白云區2018年、2019年位列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前十。

  3.共治格局基本形成。黨員干部帶頭治水,河湖警長保駕護航,民間河長、企業河長積極倡導,各行各業、居民群眾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積極支持配合治水工作。

  (二)主要做法舉措。

  1.河長領治,各級聯動。一是構建全覆蓋、多層級組織責任體系。區雙總河長統領,覆蓋流域、河涌、網格,實行條塊結合全方位治理。發布10道區總河長令、12項工作制度,統一號令統一行動。二是嚴抓執行落實。區總河長每月研究,每周實地督導。實施“令行禁止、有呼必應”機制,強化聯動共治,分工合作并重,助力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各級河長巡河近10萬人次、行程19萬公里,上報處置問題2萬多宗。實現從“河長制”到“河長治”的轉變。三是強化監督。推行“日報告、周提醒、月通報”制度,將黑臭河涌治理納入績效考核,落實省、市、區、鎮(街)四級人大監督聯動工作機制。

  2.重拳治污,鐵腕拆違。大力開展河湖“清四亂”“五清”行動,累計清理“散亂污”近4萬處,清理人和置業廣場等“硬骨頭”,拆除河湖違建300多萬平方米,河涌兩岸基本實現貫通。深入開展“四洗”“洗樓”摸查建筑物近30萬棟、1.38億平方米,市區聯動“洗管”“洗井”修復管網缺陷1萬多處,提質增效擠出“外水”近20萬噸,“洗河”清理河涌垃圾4萬多噸。

  3.立足長遠,補強短板。新建4座污水處理廠通水,全區污水處理能力提升至158萬噸/日。全區建成污水管網7082公里,僅2019年以來就建成3736公里;161個城中村、農村截污納管全覆蓋,2323個排水單元達標全面推開,區內棠景沙涌揭蓋復涌成為治水典型案例。

  4.基層治理,統籌推進。全區118個農村、48個城中村的村委書記、主任全部擔任村居河長,主動作為,帶頭發現、解決問題1.4萬多個,有力推動水環境治理。實行網格“五長”共治,高效快捷解決群眾身邊事煩心事、揪心事。

  5.強化執紀,從嚴執法。對水環境治理工作履職不力人員,啟動責任追究197人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426次,申請強制執行1619宗,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案件10宗、涉嫌刑事案件5宗,抓捕犯罪嫌疑人24名。

  (三)工作思考。

  1.堅持黨建引領。加強黨的領導,是河湖治理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取勝之匙。構建從區委書記到基層黨員為基礎的河湖長組織體系,確保了組織有力、行動有力。以黨建引領全局工作,從解決人的思想認識入手,從改變固有思維著力,激發出無往不勝的戰斗力。

  2.堅持科學施策。以“環境提升、產業升級”為中心工作,堅持“控源、截污、清淤、補水、管理”全方位立體治理,覆蓋到邊溝支渠的全流域綜合治理。固本先正源,樹立“治水首要清源、治污首要治違”的思想,常年保持工作力度不減,杜絕增量消化存量,始終保持對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3.堅持法治思維。始終以法律為準繩,從建章立制、制度管理入手,強化依法行政,推動“從人治到法治,從無序到有序,從有名到有實”的轉變。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