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廣東18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 要聞報道

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 廣東河長制工作連續兩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時間 : 2020-07-06 11:50:54 來源 : 中國水利網
【打印】 【字體: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廣東省作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綜合評價排名前5的省份之一,獲得1市(地、州)、1縣(市、區)激勵。經過嚴格遴選和評審,廣東江門市、廣州市白云區最終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這是繼2019年5月廣東省河長制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后,今年再獲殊榮。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國辦發〔2018〕117號),結合國務院大督查、專項督查和部門日常督查情況,經國務院同意,對2019年落實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擴大內需、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213個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相應采取30項獎勵支持措施。其中,我省由于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根據《對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實施辦法》規定,獲得1市1縣的激勵名額。經過遴選和嚴格審核公示,我省江門市、廣州市白云區獲國務院激勵,并分別獲得4000萬元、1000萬元獎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國務院共對15個省(區)的10個市和10個縣河長制工作予以激勵,其中僅廣東等5省獲得1市1縣激勵。同時,我省也是全國3個連續2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的省份之一。

  2019年,江門市通過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成功探索出一套河長制“江門經驗”。一是健全完善管水護水“全覆蓋體系”。實行市、縣、鎮三級黨政雙河長制,共設置市縣鎮村組五級河長11240人,實現“每條河都有河長”;設立企業河長、華僑河長等多種民間河長;建立覆蓋所有鎮(街)的專職巡河隊;構建“河長+河長助理+河道警長+民間河長+專職巡河員+河道保潔員+護河志愿者”的全方位護水管水工作體系。二是嚴密組織河湖治理管護“五大行動”。通過“清四亂”“五清”、住家船專項行動、“讓廣東河湖更美”、河道采砂專項行動、高標準推進碧道規劃建設等系列河長制大行動,對全市41條重點河流開展綜合治理,完成3538宗“四亂”問題和1400宗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清理271艘河湖住家船,完成95公里省級碧道試點和市級示范段建設。三是積極探索河長制監管“六項創新”。出臺《江門市潭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設立河長制專項資金;建立河長履職月度水質、月度問題、月度工作“三個清單”制度;建立第三方明查暗訪工作機制和涉水問題“紅黑榜”曝光制度;設置1004個河湖跨界斷面水質監測點;建立市、縣兩級河長制述職制度和水質考核問責機制。

  廣州市白云區2019年“清四亂”906宗銷號率100%,39條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國考鴉崗斷面水質從劣V類跨升至IV類,河湖面貌煥然一新,河湖水質穩定向好。景泰涌被新華社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述”綠色發展典型案例進行報道。一是高位推動壓實河長職責。創新設置區委常委擔任流域河長,形成“總河長-流域河長-區級河長-鎮街級河長-村居級河長-網格員”的立體化治水責任體系。區總河長堅持每周現場督導河湖治理工作,引領各級河長巡河共24萬余次,上報、處理問題近1.9萬宗,對治水工作不力開展責任追究179人次。二是攻堅克難狠抓集中整治。清拆河湖違建5839宗、282萬平方米,基本打通全區巡河通道。全面清理取締違法砂石堆場69個,清理面積44.57萬平方米,清運砂石73萬立方米。出動約3萬人次、6千船次,清理水面漂浮垃圾近2900噸。完成河湖劃界205條,劃界河道長度587.67公里。持續開展“四洗”(洗樓、洗管、洗井、洗河),清理“散亂污”場所4.3萬宗。三是系統治理加大工作力度。新擴建污水處理廠4座,在建4座,新增處理能力近100萬噸/天,全區城中村、農村截污納管全覆蓋,新建截污管網5359公里。強化水質分析預警,設置常態水質監測斷面191個。建立“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快速響應機制,強化聯動執法。打造大源支流、棠景沙涌等示范生態河道,建成碧道179公里。創建河湖警長、招募民間河長、發動企業河長,形成了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治水格局。

  江門市、廣州市白云區的靚麗成績單,是廣東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全面見效的縮影。2019年,廣東各級河長湖長主動擔當作為:80430名河長、476名湖長巡河484萬人次,發現并整改問題17萬個,大批影響河湖健康的疑難雜癥得以解決。萬里碧道開好局、起好步:一手抓規劃,“灣區引領、區域聯動、十廊串珠”全省碧道空間格局基本成型;一手抓試點,“1+10”省級180公里碧道試點全面開工,很多試點已經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清四亂”“五清”取得決定性勝利:15998宗河湖“四亂”問題基本銷號,拆除非法侵占河湖建筑物13519棟(其中別墅98棟);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10605個,清淤疏浚城市黑臭水體474條,清理水面漂浮物669萬噸。全省河湖面貌明顯改觀,行洪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生態空間得到有效釋放。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修訂出臺《廣東省河道管理條例》,河長制工作正式入法;首次完成河長制年度考核,創新建立河長制述職機制,推動河長履職盡責;推廣建立河道日常保潔機制,促進河湖長制久清;積極引導全民參與,愛河護河氛圍更加濃厚。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