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融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創紀錄的1/3。2月10日,全省金融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全省金融業增加值1.18萬億元,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1/3;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3.5萬億元,占全國增量比重11%。
回顧2022年,廣東更好發揮金融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金融改革開放程度和金融安全水平都邁上新臺階、走在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廣東金融市場保持較快增長。截至2022年末,全省本外幣存款余額3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貸款余額2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全年新增境內上市公司78家,上市公司總數達到834家,增量占全國的1/6;全年實現保費收入5894億元,同比增長5.7%。
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
去年,在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下,廣東經濟頂壓前行。作為經濟發展的血脈,金融靠前發力,廣東推出一系列舉措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的支持力度,全力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據全省金融工作會議消息,2022年,廣東制定實施“金融支持實體經濟25條”,形成工作合力,為全省經濟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數據顯示,廣東運用三個“千億元”應對疫情影響“穩增長”:
——爭取到1187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撬動投資1.9萬億元,完成配套融資超1萬億元,推動全省基礎設施貸款余額達到5.4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及時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六大重點行業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持1109億元,累計授信4464億元,幫助其渡過難關。
——綜合運用延期還本付息、首貸貼息、擔保費率補貼等措施,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減費讓利1000億元。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5萬億元,增長25.5%,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降至4.15%。
股權融資創歷史新高
廣東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離不開金融注入的“源頭活水”。從數據看,2022年,廣東動員“三個萬億元”服務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
——銀行業機構新增1.83萬億元對公貸款,比上年同期多增2702億元,其中,制造業企業貸款占比達到1/4,新增4563億元,增長22.2%,增量創歷史新高。
——利用證券市場融資近1萬億元。其中,完成股權融資220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通過公司債(含ABS)融資規模為7656.85億元。發行7只公募REITs產品,規模為211.49億元,數量和規模均位居全國第一。
——保險資金累計投資我省金額超2萬億元,同比增加逾6000億元,投資先進制造業、能源和“兩新一重”等領域超3200億元。保險業對制造業、外貿和交通物流企業的保障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金融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
回顧2022年,廣東金融業兼顧發展與安全。一方面,金融創新紛呈;另一方面,牢牢守住了風險底線。
其中,在金融創新發展方面,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金融制度型開放取得重要突破。同時,廣州期貨交易所成功上市首個交易品種“工業硅”,南沙自貿片區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跨境車險“等效先認”實現突破,“深港通”累計交易金額超57萬億元,“跨境理財通”試點金額超20億元,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資試點完成18億元,赴港上市企業達283家。
此外,廣東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創新,出臺金融支持碳達峰“一攬子”政策,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金融倍增工程”。綠色貸款余額達2.2萬億元,同比增長53.3%;涉農貸款余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16.9%。
在維護金融安全與穩定方面,廣東積極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全省銀行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1.3%的較低水平。有力支持房地產健康發展,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協調31家銀行為省內房企提供授信超過1萬億元。P2P網貸機構風險基本出清,非法集資發案數量和金額有效下降。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保障
新春開工之際,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釋放了強烈信號。廣東金融業如何持續增強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的金融擔當?2023年,廣東金融部門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融資4萬億元,分別為新增信貸3萬億元和直接融資1萬億元,實現制造業、科技創新、小微企業信貸增速超過20%,為制造業當家、科技創新強省建設等提供強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該局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一是繼續有力發揮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協力中央駐粵金融管理部門爭取調動更多金融要素輸入實體經濟,加力提效,精準支持重點領域,爭取社會融資規模增長10%以上。二是全面提高金融服務制造業當家和科創強省建設的能力水平。圍繞產業鏈、創新鏈細化配套金融服務,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培育更多創新型企業,形成“金融—科技—產業”高質量循環。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擴大有效投資。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多種方式,為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和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提供金融支撐。四是提高金融開放水平支持“五外聯動”發展。依托“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臺,加快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實現外貿企業信貸增長不低于20%,進一步提高外貿領域保險覆蓋面。五是加強對“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綜合金融保障。發揮投資發展基金作用,完善縣域普惠金融體系,發展“三農”保險,完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為縣域振興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要素支持。
【數讀】
2022年全年
●全省金融業增加值1.18萬億元,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1/3
●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3.5萬億元,占全國增量比重11%
截至2022年末
●全省本外幣存款余額3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貸款余額2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6%
●新增境內上市公司78家,上市公司總數達到834家,增量占全國的1/6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5894億元,同比增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