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年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4萬億元和信貸2.35萬億元,均超過全國的1/9;新增上市公司78家,實現股權融資2205億元,占全國的1/6;金融業增加值實現1.15萬億元,同比增長7.8%,對GDP增長貢獻達到1/3……過去一年,廣東金融為經濟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社會融資規模增長10%以上、向制造業投放超4000億元、投放縣域貸款不低于1000億元、信用保險服務企業貿易和投資規模達到1200億美元……在1月28日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金融業定下全年新目標,力求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跑好開局起步的“第一棒”。
調動更多金融要素輸入實體經濟
一年之計在于春。會上,多個金融管理部門定下新一年工作目標。“2023年,廣東爭取調動更多金融要素輸入實體經濟,加力提效,精準支持重點領域,爭取社會融資規模增長10%以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于海平表示。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局長白鶴祥表示,2023年將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過去一年,廣東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1/10,稅收貢獻超過20%。廣東銀行業資產、存款、貸款,保險業資產、保費、賠付支出等指標穩居全國第一,以‘金融大省’有力支持了‘經濟大省’。”廣東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裴光總結。他表示,今年將持續引導廣東銀行業保險業加大金融供給、優化金融服務、提升服務效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廣東的A股、港股上市公司數量穩居全國第一,眾多上市公司已成為廣東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的巨大優勢。廣東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宗儒表示,今年將以建優建強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為抓手,持續健全資本市場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制,爭取更多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舉措在廣東試點。
多家金融機構公布信貸投放計劃
金融如何支持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多個領域?
國開行廣東省分行行長劉浩說,2022年該行向廣東地區投放政策性資金近2500億元,發揮了逆周期調節、結構性調整、基礎性支撐的作用。今年將繼續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投貸聯動”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并推動廣藥、廣汽等重點企業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服務打造廣東“科技王牌軍”。
多家金融機構公布了新一年信貸計劃,力爭實現“開門紅”,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今年將向廣東制造業投放信貸資金超4000億元。”工行廣東省分行行長韓松說,將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的精準性和適配性。
農行廣東省分行行長王大軍則表示,2023年安排縣域貸款投放不低于1000億元;將深入推進“千人駐鎮”行動,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縣域鎮村。
建行廣東省分行行長張偉煜透露,今年該行貸款計劃新增將全力超越2022年,普惠小微客戶新增5萬戶。
外貿企業信貸增長不低于20%
廣東作為全國外貿第一大省,金融業關注“五外聯動”中的新需求。于海平在會上表示,提高金融開放水平支持“五外聯動”發展,今年實現外貿企業信貸增長不低于20%,進一步擴大外貿領域保險覆蓋面。
出口信用保險的風險保障和融資增信作用可幫助外貿企業增強接單信心、穩定發展預期。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胡擁軍表示,該公司將全力支持企業保訂單、穩出口、防風險,2023年信保服務廣東企業貿易和投資規模力爭達到1200億美元。為此,該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出口信保覆蓋面、加大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服務力度、圍繞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創新服務模式、加大信保融資增信服務、加大經濟補償和追償力度等。
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總經理李旭表示,將深刻把握住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中的保險新需求。“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服務保障以及對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的支持力度,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大力推廣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服務體系,守護‘走出去’企業有效應對海外知識產權責任風險。”
會上,裴光表示,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拿出起步即沖刺、開戰即決戰的精神狀態,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跑好開局起步的“第一棒”,為全年發展贏得更大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