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有關政策”新聞發布會,解讀深圳近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及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據會議消息,深圳再以“真金白銀”助企紓困,預計此次新政將為企業緩繳水電氣、社會保險費、公積金資金規模12.5億元左右,稅收優惠減免規模163.5億元左右。
中小微企業不僅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更是激勵創新、帶動投資、促進消費的重要“生力軍”。深圳8部門聯合印發《若干措施》,從降成本、擴市場、強創新、促轉型4個方面提出20項舉措。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余錫權介紹,在制定政策過程中,深圳重點提升政策的針對性,延續過往“惠企16條”“紓困30條”“穩增長30條”等好的政策做法,還兼顧到中小微企業短中長期發展。《若干措施》不僅積極回應中小微企業在成本、融資、訂單等方面的困難和訴求,還包含支持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措施,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創新成本高、數字化轉型難等問題,努力幫助中小微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中小微企業存在著規模小、利潤薄的特點,創新風險大、成本高的問題。為推動中小微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深圳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專門的貸款貼息支持,幫助企業度過早期創新風險大的階段。力爭到2023年底,深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500家以上。
為切實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貴融資難問題,《若干措施》的20條舉措中,有5條都與企業融資相關。在提高風險損失補償比例方面,深圳市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對各商業銀行在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的風險損失補償比例提高30個百分點,補償比例最高為80%。預計2023年一季度入庫貸款將產生2億元左右的補償支出。
幫助企業降低首貸成本是打通企業融資難的“最先一公里”。《若干措施》對2023年1—3月從深圳轄內商業銀行首次獲得貸款的企業給予2%的貼息補助,單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20萬元,貼息期限不超過6個月。
在深化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方面,深圳持續通過開展金融驛站項目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及性。金融驛站項目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驛站已覆蓋上百家網點,舉辦活動104場,接待企業政策咨詢達4.4萬次,累計發放融資金額883.7億元。今年深圳希望實現金融驛站網點達150個、舉辦金融驛站活動100場,幫助解決企業融資金額累計突破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