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廣州召開“高質量發展·看規劃”新聞發布會。據會議消息,廣州優化土地供應結構,今年計劃供應土地32平方公里,重點解決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用地需求;此外,廣州正在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謀劃實施132個項目,助力農業、生態、建設用地資源要素均衡配置。
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
歷史以來,廣州形成了北部山林、中部沿江、南部濱海的獨特山水格局和風貌。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姜莉在發布會上表示,廣州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劃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3條控制線,并規劃明確廣州全市2/3面積為生態和農業空間,形成連山、通江、達海的網絡型生態格局。
以廣州綠化美化和生態建設“八大工程”、華南國家植物園體系規劃建設為抓手,廣州開展了山水林田湖海一體化保護修復。在北部地區,廣州部署水源林建設和森林撫育,加強歷史遺留礦山修復;在南部地區,廣州實施珠江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整治南沙大角山濱海公園等海岸線21公里,營造修復南沙濕地等紅樹林200公頃。
廣州今年計劃供應土地32平方公里,重點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用地需求,這是廣州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支撐制造業立市的真實寫照。
廣州通過統籌劃定工業產業區塊,強化工業用地保障,優化土地供應結構。近三年,廣州獲批用地124平方公里,安排用地指標13萬畝,保障機場三期擴建、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小鵬汽車智造產業園、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分校、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交易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的用地需求。
今年,廣州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要求,為城鄉融合發展預留充足空間,每年安排超過10%的計劃指標,對鄉村振興用地需求應保盡保。
廣汕高鐵9月30日正式開通
據會議消息,今年9月30日,廣汕高鐵將正式開通,廣州東部樞紐核心區道路預計9月底將全面建成。
廣州深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通灣區交通脈絡,高標準規劃建設廣中珠澳高鐵、蓮花山過江通道等項目,規劃2000公里城市軌道網絡。此外,廣州通過布局多個機場,形成通達全球的“12小時航空交通圈”,規劃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構建10條出省高鐵通道,打造世界級鐵路樞紐。
廣州通過優化城市功能布局,為高質量發展謀劃新的空間。據介紹,廣州正在規劃打造灣區世界級濱水活力長廊,著力謀劃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創策源地,優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品質,增強高端要素資源配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