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打造出百公里加速僅需1.9秒的自主跑車,并將在10月正式交付。希望通過技術提升,形成我們獨創的先發優勢。”在廣州番禺的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總裝車間內,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麒興奮地說。
“我們的保鮮設備可以讓荔枝保鮮延長25天,推動廣東荔枝走向世界?!痹谥楹8窳﹄娖髡箯d,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開啟“帶貨”模式。她認為,傳統農業要解決工業化和自動化的問題,格力將加強研發,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道路上不斷貢獻智慧。
連日來,“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廣州、佛山、珠海、茂名、湛江、汕頭等地。南粵大地上,一大批制造業企業不斷以科技創新塑造競爭新優勢,推動新興產業“強勁筋骨”、傳統產業“脫胎換骨”,展現出廣東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澎湃動能。
搶占萬億賽道
新興產業“強勁筋骨”
“做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不斷努力與積累。我們堅持科技驅動發展,自主設計、自主研發、自主智造的100%中國超跑10月將投入量產?!痹趶V汽埃安展廳內,在一輛藍色跑車前,鄭純麒介紹道。
作為汽車大省,廣東正在構建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而廣汽埃安作為其中的鏈主,正助力廣東乃至大灣區新能源相關產業發展。鄭純麒表示,廣汽埃安從2019年投產至2022年,年復合增長率超120%,今年三、四月份月銷連續突破4萬輛,穩居主流電動車市場前三。
在這背后,是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并行發展戰略的支撐?!拔覀冊凇姟I域有1000余人的研發團隊,專利項目接近1000項,形成了多項領先、獨創的優勢?!编嵓凎枵f,計劃在2025年實現核心供應鏈100%就近配套,為大灣區打造世界級“汽車硅谷”提供支撐。
產業是發展之本、轉型之需,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決勝未來的關鍵,影響深遠。近年來,廣東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集聚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珠海越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生產IC封裝載板的企業之一。如果說晶圓是芯片的“心臟”,那么IC封裝載板就是芯片的“血管”。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陳先明說,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正加速實現半導體封裝載板的自主可控。
“廣東具備強大的產業基礎,隨著先進制造業形成集聚效應,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將更加顯著。”陳先明期待,廣東能進一步圍繞高科技應用型企業的需求,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在電子信息、軟件集成等方面實現具有廣東特色的高質量發展。
在珠海富山工業園,緯景儲能正在建設的6GWh“超G工廠”,將于7月竣工。這也是國內液流電池行業首條G瓦級生產制造線。
新型儲能正成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今年以來,廣東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新興儲能產業正不斷加速發展。
“廣東提出制造業當家,而且要打造萬億級新型儲能產業?!本暰皟δ芸萍加邢薰靖笨偛霉扔暾J為,廣東將是未來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高地?!拔覀兊墓S建成后,將全面實現生產流程數字化和智能化,努力為廣東智能制造升級注入新的動能?!?/p>
培育“燈塔工廠”
傳統產業“脫胎換骨”
智能加渣、電動無人牽引車、自動巡檢、內燃機車無人駕駛……在湛江鋼鐵,這些工作都由182位名為“寶羅”的“一線工人”完成。它們是有標準規范、云平臺、互聯接入等特征的工業機器人。
“智慧制造累計帶給我們的創造效益已超過了投入,助推公司勞動效率實現2565噸鋼/人年?!闭拷撹F副總經理韓仁義說,他們還建立了5G全連接的智能工廠,5G攝像頭搭建安全管理系統、5G網+非視距控制艙系統對遠程車輛實時在線監控?!按饲把矙z員工每天步數上萬,現在他們不僅解放了‘雙腳’,還擁有了‘上帝視角’!”
傳統產業不等于低端產業。曾經造就廣東制造業高速增長奇跡的“珠江水、廣東糧、嶺南衣、粵家電”,正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煥發新生。
中國傳統醬油釀造分離式的手工工藝流程,變成全自動鏈接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原本由老師傅手藝和舌頭把關的風味和品控環節,如今由494道檢測點進行數字化、標準化把關……在海天味業,傳統醬油擁有了“新滋味”。
“時代發展更迭要求海天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焙L煳稑I執行總裁程雪感嘆,“未來,我們還將打造海天‘燈塔工廠’,在智能工廠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數智化水平?!?/p>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最重要的是要將上下游“擰成一股繩”。程雪介紹,海天味業發揮龍頭作用,建立集群化一體化智慧供應鏈,帶動上下游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構建產業鏈協同發展。
傳統產業“發新枝”,正成為新興產業“生強枝”的基礎和支撐。
“格力正在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加快實現管理信息化、生產自動化、產品智能化?!倍髦榻榻B,2013年起,格力相繼進軍智能裝備、通信設備、模具等領域,已經從專業空調生產延伸至多元化的高端技術產業。
目前,格力智能裝備不僅為自身自動化改造提供先進設備,同時也為家電、汽車、食品、3C數碼、建材衛浴等眾多行業提供服務?!皬南M領域到工業領域,格力電器都能夠實現自主技術支撐。”董明珠認為,“如果企業要靠貼牌生存,可能規模會很大,但我們將永遠依附別人,所以我們一定要打造自主品牌,走向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向“智造”“創造”轉型
攀向價值鏈更高端
“曾經,佛山的制造業以基礎加工類企業為主,隨著競爭的日漸激烈,效率低下、附加值低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問題?!痹诜鹕巾樀碌膹V東工業設計城,佛山市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設計城擁有設計研發企業303家,集聚8700多名工業設計師,完成了從“廢舊工廠”到“中國工業設計產業高地”的華麗蝶變。
一旁的展廳內,琳瑯滿目、極具現代感的工業設計產品,成為這場蝶變最好的見證?!斑@里的不少商品都是‘網紅爆款’,而爆款的背后則是創新設計的加持?!睆V東同天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馮家寧說。
目前,廣東工業設計城已建立起具有市場調研、創新設計、研發中試、生產制造、交易、展覽、交流、培訓、孵化及公共服務等綜合功能為一體服務外包體系,吸引國內外設計研發機構303家入駐,累計知識產權數量增加至8695項,不斷增強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通過‘設計+數字’‘設計+科技’以及‘設計+供應鏈’等形式不斷提升創新水平,推動‘制造’向‘智造’‘創造’轉型,推動產業攀向價值鏈更高端?!瘪T家寧說。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如何為制造業強省建設培育更多“能工巧匠”?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蹚出了一條“以職業技能競賽引領帶動人才隊伍建設”的新路子。
“市場需要什么樣的技能,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技工”。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院長葉軍峰介紹,該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緊密匹配,與16家“世界500強”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每年培養3000多名技能人才。
這是全省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厚植技能人才培養沃土的生動寫照。當前,廣東技能人才總量達185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1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比34.1%。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實施制造業當家技能人才支撐工程,在戰略性產業各行業評選認定一批首席技師、特級技師作為行業高技能領軍人才,給予傾斜支持,帶動先進制造業等領域高技能人才培養。